[发明专利]劣质原料非催化部分氧化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7479.4 | 申请日: | 2008-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辅臣;亢万忠;郭文元;刘海峰;章晨晖;龚欣;蒋自平;于遵宏;朱海兴;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4 | 分类号: | C10J3/54;C01B3/3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劣质 原料 催化 部分 氧化 气化 | ||
1.一种劣质原料非催化部分氧化气化炉,包括有在气化反应室(3)的顶部设有至少1个喷嘴(2),气化反应室(3)与激冷洗涤室(4)连通,其特征是:气化反应室(3)设置在气化炉的上部,激冷洗涤室(4)设置在气化炉的下部,所述的气化反应室(3)和激冷洗涤室(4)共用一个承压筒体(1);所述的激冷洗涤室(4)设置在气化炉的下端,与气化反应室(3)相衔接处的承压筒体(1)上设有合成气出口(406);激冷洗涤室(4)外侧设有洗涤冷却管(402);鼓泡床(403)设置在洗涤冷却管(402)上,成多层布置;鼓泡床(403)上端的空间为气液分离段(407);激冷洗涤室(4)下端与承压筒体(1)形成的空间为鼓泡段(408);激冷洗涤室(4)设有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洗涤冷却水分布环(401);激冷洗涤室(4)的承压筒体(1)上设有黑水出口(405),激冷洗涤室(4)下端的承压筒体(1)上设有灰渣出口(404);所述的在气化反应室(3)顶部的喷嘴(2)为1-5个,在顶部中心设置1个喷嘴(2)和/或围绕顶部中心呈一字形或十字形或梅花形排列;围绕顶部中心呈一字形或十字形或梅花形排列的喷嘴(2)的中心线与气化反应室(3)轴向方向的夹角α为0-45°;所述的气化反应室(3)包括有承压筒体(1)、水夹套(301)、耐火隔热复合衬里(302)、气化反应室测温口(307),及设于气化反应室(3)下部的圆筒形水冷膜式壁(303)和锥形水冷膜式壁(304);所述的在承压筒体(1)顶部设有的喷嘴(2)通过法兰(5)与气化反应室(3)连接;所述的喷嘴(2)至少设有二个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质原料非催化部分氧化气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夹套(301)包括进水口(305)和出水口(306),水夹套(301)的垂直段高度不大于承压筒体(1)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劣质原料非催化部分氧化气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承压筒体(1)的上段为耐火隔热复合衬里(302),耐火隔热复合衬里(302)顶部区域的耐火隔热衬里形状为球形或球锥形;中段为由耐火隔热复合衬里(302)和在耐火隔热复合衬里(302)的向火面设有的圆筒形水冷膜式壁(303)复合衬里组成;下段为气化反应室(3)与激冷洗涤室(4)相连接的部分,是耐火隔热复合衬里(302)和锥形水冷膜式壁(304)复合衬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劣质原料非催化部分氧化气化炉,其特征是所述耐火隔热复合衬里(302)是由向火面(504)、向火面背层(503)、隔热层(502)和筒体里层(501)组成,为2~4层耐火隔热材料;顶部区域形状为球锥形,其锥角为45-75°;所述向火面(504)为刚玉砖或高铬砖,所述向火面背层(503)为高致密砖或浇注料;所述隔热层(502)为隔热砖或隔热浇注料;所述筒体里层(501)为隔热可塑料或纤维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劣质原料非催化部分氧化气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筒形水冷膜式壁(303)复合衬里的向火面(505)设有SiC浇注料,并砌筑在圆筒形水冷膜式壁(303)上,圆筒形水冷膜式壁(303)复合衬里的背层(506)为隔热浇注料或隔热可塑料,复合衬里的背层(506)外设有隔热层(502),隔热层(502)为隔热砖或隔热浇注料,隔热层(502)外设有筒体里层(501),筒体里层(501)为隔热可塑料或纤维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劣质原料非催化部分氧化气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锥形水冷膜式壁(304)复合衬里的向火面(505)设有SiC浇注料,砌筑在锥形水冷膜式壁(304)上,锥形水冷膜式壁(304)复合衬里的背层(506)为隔热浇注料或隔热可塑料,锥形水冷膜式壁(304)的锥角为30-75°。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劣质原料非催化部分氧化气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筒形水冷膜式壁(303)的高度不小于气化反应室(3)轴向长度的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74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模组
- 下一篇:降低沉降槽料浆固体含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