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组片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7936.X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6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钟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景武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康 凯 |
地址: | 710089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组片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系统的管组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外大小采暖系统的管组片式换热器易垢、易冻、易爆、易渗漏,寿命短,使系统结构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增加而变得十分复杂,综合成本造价高。
虽然近年来锅炉设计制造技术不断改进,暖气片组件改用铜铝结构散热效率有较大提高,但其设备费用也随着大幅提高,仍然难以大幅提高整个水介质采暖系统的间接热循环效率。传统燃煤、燃气锅炉水介质采暖系统中的换热器换热效率低,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组片式换热器,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易垢、易冻、易爆、易渗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管组片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进气口2、出气口3以及交错排布的管组4,所述进气口2、出气口3以及交错排布的管组4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进气口2和出气口3分布于管组4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组4设置有多个翅片5,所述多个翅片5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翅片5为带有扭角的翅片。
上述翅片5的形状为“S”形,所述上下相邻管组4和翅片交错排列,它们之间存在间隙,并构成双S形螺旋式扭向通道。
上述壳体外包装有保温层6,由多层硅酸盐复合保温涂料和聚氨脂整体发泡层构成。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变频调节显示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温度变频调节显示器连接,所述的温度变频调节显示器与变频电动压气风机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感应用户使用的即时温度,所述温度变频调节显示器根据即时温度即时控制变频电动压气风机实现自动或手动控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使用安全。直接加热空气而非传统的加热水介质,无需防垢、防冻、防沸、防爆,使用安全、可靠。
2)热循环效率高。本发明以空气介质取代传统的水介质,直接进入热能空气换热器换热循环,热循环效率可提高到90~95%。
3)节能。采用与太阳能、底下水冷热能以及多种燃烧室交联,独特的管组片式换热器或多段容积型换热器换热充分,换热效率高,热损耗极小、节能。
4)空气升温快、分布均匀。采用高效节能,低噪音大流量中压、压气机强制抽吸室内空气直接进入换热器进行系统的循环加热、换热,大大提高了热循环效率,且能调节送风方向、位置,使室内空气升温快、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管组片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壳体;2-进气口;3-出气口;4-管组;5-翅片;
6-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管组片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进气口2、出气口3以及交错排布的管组4,所述进气口2、出气口3以及交错排布的管组4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进气口2和出气口3分布于管组4两端,所述管组4设置有多个翅片5,所述多个翅片5之间存在间隙,翅片5的形状为“S”形,所述上下相邻管组4和翅片交错排列,它们之间存在间隙,并构成双S形螺旋式扭向通道,所述翅片5为带有扭角的翅片。壳体外包装有保温层6,由多层硅酸盐复合保温涂料和聚氨脂整体发泡层构成。
多段容积型换热器和管组片式换热器都在壳体上做了保温措施,保温层27由多层硅酸盐复合保温涂料和聚氨脂整体发泡层构成,这样在整个热交换的过程中降低了热损耗,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景武,未经钟景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7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