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转动转化为平动的推进系统及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7979.8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贾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东明 |
主分类号: | H02K57/00 | 分类号: | H02K57/00;H02N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0025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转化 平动 推进 系统 实现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装置,是涉及一种将转动转化为平动的推进系统及实现方法,适用于火箭、飞机、汽车、潜艇、轮船等移动物体的动力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人类冲进宇宙的前进途中,到目前为止火箭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借助于反喷原理,火箭可以将地球上的一些物质送入太空中,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宇航器都是通过火箭送入太空的。但是火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必需燃料,这是它的工作原理决定的,发动机工作时需要消耗燃料,而燃料是有限的,这注定了火箭所能产生的推力是有限的,因而从宇航的角度看,火箭并不是宇宙航行的最佳方案,最佳的方案应当是不消耗任何燃料的推进方案。
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的长期、仔细的研究,认识到要突破反喷原理,必须要找到使牛顿第一定律失效的条件,这个定律是说当物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质应该做匀速直线运动。仔细的分析表明,牛顿第一定律对质点系是正确的,不可能被突破,但如果物体出现旋转的时候,就不能看作是质点了,此时物质就不一定再按匀速直线运动的方式运动。
从能量守恒定律来看待这个事情:当一个物体对转轮施加作用力的时候,转轮会同时出现平动和转动两种效应,总能量为平动的动能和转动能两部分之和,因而站在质点的角度看,由于看不到转动能,外界施加的总能量只剩下了动能,消失了一部分能量,从平动的动量看,施加力者的动量与转轮平动动量之和不为零,因而会出现运动。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拘束,一直无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动量的转化,本发明注意到这个自然现象,据此提出了将转动能量转化为平动能量的方法。
将转动能量转化为平动能量,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这种动力装置不需要燃料,只需要能量输入就可以保证动力装置的正常运行,因而可以用于解决太空飞行时长期动力的问题,而且这种装置没有喷出任何物质,因而它还可以作为飞机、汽车、潜艇、轮船等的理想的动力装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转动现象转化为平动现象的推进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法,其利用旋转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同时出现平动和转动的自然现象,实现了将转动的能量转化为平动能量,因而不需要燃料就可以推进,可以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等行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将转动转化为平动的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含有发生旋转的物体(即转动轮)和不发生旋转的物体,两者之间能够通过某种场(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等)产生相互影响,转动轮与通过场施加力使转动轮旋转的、自身不旋转的物体共同作为动力装置的一部分。
受力装置应该安装在转动轮上,只有旋转到指定的位置上时才能通电产生电场、磁场或电磁场,此时便可以与安装在不旋转的物体上的发力装置产生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可以是斥力,也可以是吸力,但作用力一定不能通过转动轮的轴心。
系统由1个或若干个基本推进装置组成,每个基本推进装置至少包含1个转动轮、多个受力装置、1个发力装置、1个框架和相关控制电路,受力装置安装在转动轮上,转动轮的轴心与发力装置均与框架连接。
系统采用镜面对称设置两个基本推进装置,两个基本推进装置公用一个框架,用于解决多余的力矩。
在基本推进装置上再设置两个发力装置,用于解决转动轮转速太快的问题。
将转动轮直接与旋转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或将转动轮本身作为发电机的转子,用于解决转动轮转速太快的问题,并可回收部分旋转能量。
对转动轮附加力偶来使转动轮减速,同时实现推力不变。
当采用磁场作为作用力的传递场时,受力装置或发力装置可以选用永磁材料,也可以用电流来产生磁场;当采用电场作为作用力的传递场时,受力装置或发力装置可以选用驻极体,也可以用通电的方式产生电场。也可以用其它的场如流场等作为作用力的传递场。
通过改变受力装置或发力装置通电电流的大小来改变推力的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电力来推进,没有采用燃料,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就能使星际宇宙航行成为可能,而且由于没有燃料,不会造成污染,它同样也可以成为飞机、汽车等运载器的动力装置,作为汽车发动机,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对路面没有任何要求,即使在水面或沙地,也能产生推力。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推进装置基本原理图;
图2旋转轮受力分析图;
图3为推进装置消除转动力矩的方案图;
图4为带有旋转轮减速结构的推进装置的方案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东明,未经贾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7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水器多路阀活塞连杆和活塞改良
- 下一篇:单轴双心式气动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