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卵石层、砂层中施工的沉管灌注桩保证桩长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8354.3 | 申请日: | 200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清洁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卵石 砂层 施工 灌注 保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卵石层、圆砾层、角砾层或砂层中施工的并能保证施工桩长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法。
技术背景
发明专利申请“在卵石层,砂层中施工沉管灌注桩保证桩长的施工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1885943)公开了一种在卵石层、圆砾层、角砾层、砂层或强风化泥岩等地质中施工挤密沉管灌注桩的方法,但此类地质天然强度比较高,沉管困难大,往往会遇到沉管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在卵石层、圆砾层、角砾层、砂层或强风化泥岩等地质土强度高,采用锤击双重套管施工很难保证桩长符合设计要求的缺点,因此提出了一种在卵石层、圆砾层、角砾层、砂层或强风化泥岩中施工的并能保证施工桩长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法,施工中采用的内管底端是开口式,利用反复清除沉管时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从而保证沉管深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卵石层、砂层中施工沉管灌注桩保证桩长的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步骤是:第一:将底端开口的内管放在底端开口的外管内,并将重锤的底座放在内管上顶端的园形钢板上;第二:启动重锤,锤击内管上顶端的园形钢板,使内、外管同时沉入卵石层、园砾层、角砾层、砂层或强风化泥岩的地层土中,当沉管困难、但施工桩长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抽出内管,将沉管时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清除,再将内管重复插入外管内,重新启动重锤,锤击内管顶端的园形钢板,使内外管同时沉入地质土中,如此反复,使沉管深度达到设计桩长;而且保证最后锤击十次的内外管惯入度小于10cm。第三:抽出内管,向外管内灌入桩体混凝土,混凝土灌注高度为保证外管拔出土层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为准;第四:清除沉管时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并用内管压住外管内混凝土表面,缓慢匀速拔出外管;第五:待外管全部拔出后,用振动棒对桩体进行振捣。如果外管上安装一个电振动锤,可省去振捣桩体步骤。
清除沉管时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的方法用人工配专用工具,如铁锤,铁钎或小型螺旋钻从内管底端进行清除,也可在内管内配置一个电动长螺旋钻,将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向内管上端传递,从而可以减少清除次数,提高功效。其清除内管内的填充料和以上方法相同。
为了保证施工桩长,锤击沉管过程中反复利用清除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使沉管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如果最后一次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为密实的石子或砂子。此时不必再清除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可视为内管底端是封闭的。则锤击沉管深度达到设计桩长要求后,并且保证最后锤击十次的内外管贯入度小于10cm。抽出内管,向外管内灌注桩身混凝土。
锤击沉管成孔时,若遇地层土中夹有厚度大于一米的卵石层,园砾层、角砑层或砂层,沉管过程中利用反复清除沉管时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来实现穿透以上硬夹层,以保证沉管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最后一次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密实度保证不了沉管的惯入度小于10cm,则要清除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然后在内管底端安装一个园形封头钢板,使内管底端成为封闭式,并保证内管的长度比外管短5-25cm,内管低端封口的圆形钢板直径比外管内径小0.5-3cm。向外管内加入一定量的干硬性混凝土,再将内管插入外管内,将外管内的干硬性混凝土夯出外管底端,从而在桩底端形成一个混凝土扩大头,以便提高单桩承载力。
所说的外管直径范围是φ250-φ550mm,外管的长度为4-20m。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锤击底端均为开口的双重钢套管,因而能够采用反复清除沉管时挤入内管内的填充料的方法,减少沉管阻力,具有在卵石层,砂层等坚硬的土层中保证沉管深度符合设计桩长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清洁,未经刘清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