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韧性铁-铬-铝铁素体电热合金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676.8 | 申请日: | 200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翟世先;徐华;翟海平;翟华平;翟玉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星火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8 | 分类号: | C22C38/18;C22C38/22;C22C38/26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72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韧性 铝铁素体 电热 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功能材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优良韧性的铁-铬-铝铁素体电热合金。
背景技术
近来年稀有金属镍的价格飞涨,使奥氏体不锈钢价格翻番,镍基奥氏体不锈钢的应用受到严重影响,而铁素体、马体系不锈钢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高铬(25-31%)铁素体不锈钢,不仅有优良的耐蚀性能,且极好的耐应力腐蚀、耐缝隙腐蚀、耐孔蚀能力,可代替昂贵的镍基和钛等高级耐蚀合金材料。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耐蚀性虽优良,但严重的脆性阻碍其被广泛选用。含铝的高铬铁素体合金,又称铁铬铝合金,是大量应用的电炉丝材料。其比镍铬电炉丝使用温度高300℃,但由于脆性严重影响使用寿命。据统计,我国年电热合金产量约万吨,次于瑞典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镍铬合金仅占8%左右。铁铬铝合金占90%以上,而瑞典、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均以镍铬合金为主。铁铬铝电热合金比镍铬合金有一系列优点,如允许使用温度高、电阻率高、易于热冷加工等,但它有致命的弱点,即脆,特别是高温使用后变脆。其不仅限制了使用范围,也严重地缩短了使用寿命。所以,如能开发出韧性的,或至少高温用后不严重变脆的铁铬铝电热合金丝将有重大意义。
现有的铁铬铝电炉丝的含碳量较高,在高温使用后,随炉冷却过程中,M23C6的析出是不可避免的,特别当炉丝在高温长期使用后,晶粒长得很粗大,晶界数量相对减少,在整个晶界上布满了网状M23C6,变脆程度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韧性铁-铬-铝铁素体电热合金,其具有优异耐蚀性能,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应用于电炉丝材料,其比镍铬电炉丝成本低、使用温度高300℃,其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提供的韧性铁-铬-铝铁素体电热合金,其化学成份质量百分比为:C≤0.01,N≤0.05,Si≤0.1,Mn≤0.08,Cr21.5-31,Al≤3.0-6.0,P≤0.030,S≤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的韧性铁-铬-铝铁素体电热合金,其含C的质量百分比为:C≤0.005,其含N的质量百分比为:N≤0.025。
所述的韧性铁-铬-铝铁素体电热合金,其含C的质量百分比为:C≤0.001,其含N的质量百分比为:N≤0.005。
所述的韧性铁-铬-铝铁素体电热合金,它还含Mo或Nb,其质量百分比为:1.4-2.6。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降碳、氮,保证必要的铬、铝含量,以确保其耐腐蚀性能和韧性;以稳定组织和改善性能;进行成分设计,并逐步优化成分。
影响铁铬铝电热合金韧性的因素:
1、韧脆转变温度:铁铬铝电热合金在较高温度时,韧性很好;当温度降至某一温度以下时,韧性突然降得很低、很脆。该临界温度被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一般纯度的铁铬铝电热合金韧脆转变温度在60-80℃左右,所以限制了其使用。
2、M23C6析出:合金中铬含量很高,且铁素体中碳的溶解度比奥氏体中低得多,因而M23C6析出倾向强烈。如在高于800℃以上析出,多以颗立状在晶界析出,对脆性影响不大;在晶界以网状的析出速度很快,在各种热工艺后的冷却过程中,很难避免。其不仅使合金变脆,且引起严重的晶界腐蚀,是高铬铁素体合金被限制使用的另一重要原因。
3、σ相析出:根据Fe-Cr相图,在含30%Cr的铁素体合金中,约700℃以下才开始析出σ相,600℃长期保温后,σ相可达40%左右。σ相是脆的,合金中如含有较多的σ相时,是不能被选用的。但由于高铬铁素体合金中的σ相析出温度低,析出速度缓慢,约需几个个小时才开始析出。因此在各种热工艺后的冷加过程中,一般不会析出,不影响使用,但不宜在σ相易析出温度下使用。
解决铁铬铝电热合金脆性的途径:
1.防止σ相析出:
由于σ相形成温度低,析出速度缓慢,在热加工、热处理、焊接等热工艺后的冷却过程中,一般较易避免,不会引起脆性;但是该类合金不宜在σ相析出的300-700℃温度范围内使用。
2.M23C6相在晶界以网状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星火特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星火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巾的织造工艺
- 下一篇:电镀锌、镍复合镀层镁合金及其电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