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743.6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范兆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兆科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4;C02F3/3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技术 膜技术 深度 处理 工业废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更具体的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较难治理。工业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它们各自存在着无法弥补的缺陷。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处理效果差,最难应对的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企业无力负担导致偷排放,致使只见治理看不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微生物絮凝剂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以弥补传统处理工业废水方法的缺陷;用膜式过滤器作为工业废水的预处理、膜技术分离保障回用净水的水质。本发明可使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治理彻底,净水回用率高,优于现行的其他治理工业废水的技术;设施的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易于收回治理工业废水的投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工业废水送入膜式过滤器过滤,膜式过滤器过滤后的液体送入无机膜浓缩,浓缩后的浓缩液送入生物处理器进行生物处理;浓缩后的清液进入有机膜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净水回用,杂质排入生物处理器进行生物处理;所述的生物处理器中投放微生物絮凝剂进行生物处理,所述的微生物絮凝剂以红平红球菌为主体;经生物处理器处理后的浓缩液与工业废水一道再送入膜式过滤器过滤,如此循环。
所述的膜式过滤器过滤的目数为200-600目,无机膜的孔径30-100nm,所述的有机膜为超滤膜或纳滤膜。
所述的膜式过滤器过滤的目数为400目,无机膜的孔径50nm,所述的有机膜为超滤膜或纳滤膜。
本发明利用膜式过滤器过滤、无机膜浓缩、有机膜分离,净水回用,少量杂质排放或再排入生物处理器循环处理,对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使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治理彻底,净水回用率高;运行成本低,节能、高效,无二次污染,适于规模化、工业化处理工业废水;设施的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易于收回治理工业废水的投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取工业废水10吨,经400目膜式过滤器(浙江新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过滤后,用孔径50nm的无机陶瓷膜浓缩,控制压力为3Kg,将其分离为清液和浓缩液。6吨清液流入有机膜设备的储料罐;4吨浓缩液放入生物处理器,经以红平红球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生物处理1小时,再经400目膜式过滤器过滤、孔径50nm的无机陶瓷膜浓缩,控制压力为3Kg,分离为清液和浓缩液。3吨清液流入有机膜设备的储料罐;1吨浓缩液再放入生物处理器作循环处理。
9吨清液用有机膜设备,控制压力为18Kg,将其分离为清液8吨(符合国家工业用水水质)作回用水;浓缩液1吨(符和城市污水排放标准)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或再放入生物处理器作循环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兆科,未经范兆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含水率膏糊状物料干燥设备
- 下一篇:三维催化氧化处理苯酚磺酸废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