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枇杷叶总三萜酸的制备方法及其降血糖功能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8820.8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林;陈剑;吕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K31/56;A61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枇杷叶 总三萜酸 制备 方法 及其 血糖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中药枇杷叶中提取制备总三萜酸的方法,以及该提取物在降血糖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消渴症范畴,是继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患。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高达1.25亿,预计这一数字到2025年将增加到2.99亿。由于人口基数大,现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3000万以上,绝对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由于糖尿病具有患病率、致残率及并发症高的特点,因此已成为医学界颇为重视的一种疾病。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血糖升高和防治并发症。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两药在降血糖方面表现突出,中药在治疗并发症方面独具特色,二者各有所长。从目前临床所用药物来看,西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甚至是很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导致低血糖、乳酸中毒等。因此,国内外一直很重视从天然产物尤其是药用植物(中草药)中发掘和开发降血糖效果好、副作用小、对并发症有效的药物制剂。
枇杷叶是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是一味常用中药,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供中医临床使用。枇杷叶归肺、胃经,具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气、胃热呕逆、烦热口渴等症状。新近的研究发现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的三萜酸类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枇杷叶总三萜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不仅工艺简单,得率高,而且使各三萜酸组分的得率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植物药物制剂。
1.枇杷叶总三萜酸的制备方法
(1)将枇杷叶干燥粉碎。
(2)用30-95%乙醇或30-95%甲醇浸渍提取,料液比1∶3~10,提取两次,每次15~30天;或加热回流提取,料液比1∶3~10,提取两次,每次1至5小时。
(3)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含醇量≤50%的低醇度浓缩液。
(4)低醇度浓缩液在1500-5000转/分钟的速度下离心沉降10-30分钟,得沉淀。
(5)向沉淀部分加入2-10倍量乙醇,加热使之溶解后,加入0.5-3倍量硅藻土加热回流脱色,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燥;或向沉淀部分加入2-10倍量乙醇加热溶解后加入0.5-3倍量硅藻土拌样,过硅藻土柱,拌样硅藻土与空白硅藻土比为1∶1~5,乙醇洗脱,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枇杷叶总三萜酸提取物。
2.枇杷叶总三萜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得枇杷叶总三萜酸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检测各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固定相碳十八烷基硅胶,流动相甲醇-0.04%磷酸溶液(88∶1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8nm。按此方法检测,委陵菜酸、马斯里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4min、8.9min、9.6min、15.8min、16.7min(见附图),以重量百分比计算,枇杷叶总三萜酸中五个指标成分的总含量大于50%,其中委陵菜酸的含量应达到10-30%,马斯里酸的含量应达到4-20%,科罗索酸的含量应达到5-20%,齐墩果酸的含量应达到1-10%,熊果酸的含量应达到5-20%。
3.枇杷叶总三萜酸的降血糖活性
对正常小鼠、四氧嘧啶和链脲佐菌素所致的糖尿病小鼠的药效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中的枇杷叶总三萜酸能极显著地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和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提示其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实验一、 枇杷叶总三萜酸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实验方法:取正常雄性ICR小鼠(18~22g)90只,随机分为9组,分别按10ml/kg体重经口给予枇杷叶总三萜酸300mg/kg、格列齐特50mg/kg、参芪降糖颗粒2000mg/kg以及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每天给药1次,连续7d。末次给药时,各组禁食4h后给药,再继续禁食2h。小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分离血清,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