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高强耐磨玄武岩纤维砂浆修复混凝土表面创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9289.6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江朝华;张玮;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2B1/00;E02B3/16;E01D22/00;C04B28/00;C04B14/06;C04B14/38;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阙如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耐磨 玄武岩 纤维 砂浆 修复 混凝土 表面 创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土建筑物表面混凝土的修复方法,具体是涉及船闸、大坝、桥梁等水工建筑物表面混凝土老化、碳化、剥落开裂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但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缺陷及其配合比、养护、施工环境和使用因素等综合影响,造成很多水泥基材料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到其使用性能和寿命。而水工混凝土结构由于长期受水流冲蚀及含沙水流的冲刷,所遭受的破坏更为显著:1984年浙江22座沿海水工建筑物调查发现,严重破坏已废弃不用的有3座,运行仅8~10年,损害严重急需大修的有8座,局部损坏的有8座;河海大学等单位80年代对国内水工建筑物、港口码头等的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使用10~30年的水工建筑物有近60%出现钢筋锈蚀破坏,使用7~25年的海港码头有近90%出现了钢筋锈蚀破坏;最近出版的《中国腐蚀调查报告》一书表明我国的年腐蚀损失约为5000亿元(600亿美元)占GDP的6%。由于混凝土耐久性问题造成的结构破坏严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性能优良的修复材料,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修补、冻融剥蚀修补、钢筋锚固、抗冲刷结构保护层等的修复和改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对于已建混凝土结构的修复与改善工作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针对水工建筑物长期受高速含沙水流冲蚀等特性,关于其高强高性能(耐磨耐撞)、高抗渗且与旧墙粘结牢固的修复材料的专门研究不多。如由于自然碳化及高速含沙水流冲蚀等原因,运行多年的船闸、大坝大多会出现表面混凝土剥落、大面积自然碳化、底板及廊道受水流冲蚀造成露石等受损现象,已严重影响到船闸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交通和水利部门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混凝土墙面修补加固技术,迄今尚无较完善的处理方法。
由于纤维具有良好的增韧、抗裂、抗磨作用,将短切纤维用于增强砂浆混凝土中,纤维通过桥接裂缝可提高水泥基体的韧性、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使水泥混凝土制品所固有的脆性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目前纤维混凝土中研究较多的有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但钢纤维的造价较高,比重大、不易于分散、不宜于在常规的水泥增强制品中作用。聚丙烯纤维虽然能够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中,化学性质稳定、施工简单,但也存在价格高,强度和模量低,与水泥基体粘结性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高强耐磨玄武岩纤维砂浆修复混凝土表面创伤的方法。
用高强耐磨玄武岩纤维砂浆修复混凝土表面创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复方法的步骤如下:
1、修复面的处理:
(1)表面凿毛处理: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对修复面进行凿毛处理,有利于增强粘结力;
(2)表面清理:首先采用高压气体吹一遍,然后浇水清洗将表层清理干净;
(3)养护保湿:修复面浇水养护24h保湿;
2、配制高强耐磨玄武岩纤维砂浆,水泥、砂、水、高效减水剂及玄武岩纤维按以下重量配比制成:水泥100,砂120~150,高效减水剂0.6~1.0,玄武岩纤维0.1~0.2,水20~30,重量单位为克或千克。
将水泥、砂、水、高效减水剂及玄武岩纤维按在以上配合比范围内配制好,充分搅拌均匀,待用;
3、刷粘接剂:加粘结剂可增加修复层粘结强度,首先在粘结层上均匀涂刷粘结剂,稍干后再粉刷上述配制的高强耐磨玄武岩纤维砂浆;
4、粉刷与养护:粉刷修复砂浆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一涂二平三压光”,即1块墙面修复完成后,在5小时内要进行1~3次抹压平收光工作,粉刷以后用喷雾或复盖塑料薄膜的方法进行养护,然后按同样方法修复其余的墙面。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砂为坚硬的粗石英砂,其细度模数为3.7~3.1,筛除其中大于5mm的颗粒。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高效减水剂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或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聚物,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0%~25%。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玄武岩纤维为短切玄武岩纤维,其密度2.6~2.8g/cm3、动弹模量93.1~110Gpa、断裂延伸率3.2%、吸水性<0.5。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粘结剂为丙乳净浆或硅粉净浆。其中丙乳净浆的重量配比为丙乳∶水泥=1∶2.5;硅粉净浆的重量配为水泥∶硅粉∶水=0.34∶0.056∶1。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9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