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及其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9408.8 | 申请日: | 2008-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翔;张亮;高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16 | 分类号: | B60R21/1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排 乘员 保护 气囊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构造的技术领域,涉及汽车的安全保护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这种保护气囊所采用的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前舱设计空间小的车型,发生高速碰撞过程时,防火墙侵入乘员舱的距离、踏板组后移量往往较大,驾驶员脚放在踏板或搁脚板上,驾驶员以及其它前排乘员脚部、小腿容易受到较大伤害。
经检索,有以下专利文献涉及安全气囊的结构:
中国专利号为CN03124614.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碰气囊的技术。该专利的发明目的为了减小车辆发生正碰和追尾时对车辆及人员的损伤。其技术方案是在车身的前、后各设一个气囊,在车辆发生上述事故时在车外打开。中国专利号为CN02820680.0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在一机动、特别是一汽车中的气囊装置的技术。该专利的发明目的为减小在气囊按照预定的界限值开始该气囊激活的起始阶段的充气压力。其技术方案是设定一个安全距离。中国专利号为CN200310123021.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气囊系统的技术。该专利的发明目的为实现与安全带的联合控制。其技术方案是将气囊的控制单元与安全带控制单元的信息进行传递及相互联锁。
经过对上述专利技术的分析,都没有能解决车辆前排驾驶员及其它乘车人员在发生车辆高速碰撞时其防火墙侵入乘员舱、踏板组后移量对乘员的脚及下肢的伤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其目的是解决在车辆高速碰撞时,因防火墙侵入量及踏板后移量较大而造成对前排乘员脚部以及下肢严重伤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包括设在乘员前方和侧面的保护气囊,在车辆前排乘员的座椅坐垫的前部设下肢保护气囊,其设置的位置在座椅坐垫的上方中部、坐垫蒙皮的内部。
为使本发明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并提高本发明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坐垫蒙皮上的可撕裂结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座椅坐垫上的坐垫蒙皮,在设置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的位置,设可撕裂结构,所述的可撕裂结构为坐垫蒙皮在该处的抗拉强度小于坐垫蒙皮的其它部位,在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未起作用、处于收缩状态时,坐垫蒙皮的外表面为光整的完整表面。
更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的座椅坐垫上的坐垫蒙皮上的可撕裂结构为:在所述的坐垫蒙皮的朝内部的表面上设有轻微的印痕,该印痕的图案是以下肢保护气囊设置位置为中心的十字形纹路,或以下肢保护气囊设置位置为中心的放射状纹路。
下肢保护气囊的工作状态时的体积的限定技术方案: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在展开达到最大的体积后,其全部垂直投影仍落在整个座椅坐垫前端的范围内。
气囊点火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位置设置技术方案: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的气囊点火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均设置在座椅坐垫的下方。
气囊点火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控制技术方案:所述的下肢保护气囊的控制系统中设电子控制单元和碰撞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接受下肢保护气囊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所述的碰撞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汽车发动机前方横梁上,并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车辆前排乘员保护气囊所采用的保护方法,该方法的过程为:
车辆碰撞发生后,所述的碰撞压力传感器受到来自周围部件的挤压,采集压力信号并输入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
当压力信号达到规定值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判断并发出点火信号,使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点火;
所述的气囊点火装置点火后使所述的气体发生装置迅速产生气体,充入下肢保护气囊内;
下肢保护气囊迅速膨胀、展开,将坐垫蒙皮的可撕裂结构撕开,冲破坐垫蒙皮并升高;
下肢保护气囊在座椅坐垫的上方形成一定的竖直高度,将驾驶员大腿位置瞬间抬高,车辆前排乘员的脚和小腿随大腿升高而后移,脱离危险区域。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车辆在发生高速碰撞时,避免因防火墙侵入及踏板后移而造成对驾驶员及车辆前排乘员的脚及下肢的伤害,对车辆乘员的保护更加全面,使车辆的行驶更加安全和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坐垫蒙皮朝内面上可撕裂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9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珠光避孕套
- 下一篇:可降低封装应力的封装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