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机组液压变桨距系统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9786.6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吕剑虹;赵亮;吴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G05D3/12;G05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液压 变桨距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通过改进最小方差控制策略,对风电机组液压变桨距系统进行调节,使桨叶节距角快速、稳定、无偏差的跟踪设定值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机组变桨距系统通过桨距调节器,完成叶片节距角的调节,在额定风速以下,保证最大风能捕获效率,在高风速时,限制功率输出。液压变桨距节距调节器通过比例阀来实现的。控制器根据位置传感器信号给出一个-10~+10V的控制电压,通过比例阀控制器转换成一定范围的电流信号,控制比例阀输出流量的方向和大小。电流信号的大小,正比例决定比例阀阀位开度,调节油路流量。电流信号的正负,决定了油路的方向。油液到达液压缸,按比例阀输出的方向和流量推动活塞杆前进或者后退,控制桨叶节距角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由于风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塔影、风切变、偏航回转等引起的负载扰动,变桨距开关桨的往复动作,液压驱动大质量叶轮负载的惯性环节,使得变桨距控制系统有参数非线性、参数时变性、滞后性等技术特点。
最小方差控制方法对于大滞后系统的控制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对于参数非线性和时变系统,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传统最小方差控制方法要求对象必须是最小相位系统,对靠近单位圆的稳定零点非常灵敏。对非最小相位系统,由于含有不稳定零点,导致控制输入的非有界而无法设计控制系统。同时,控制作用可能过大,不准确的初始条件、延迟时间的不确定等都可能显著影响最优预测,而使控制过程发散。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液压变桨距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风电机组液压变桨距系统,即解决变桨距控制系统参数非线性、时变性、滞后性等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通过采用改进的最小方差控制方法,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用于液压变桨距控制系统,使得系统响应速度快,动态跟踪性能好,无调节误差,同时,无需在线辨识对象模型,充分利用控制方法的鲁棒性。
本发明的风电机组液压变桨距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最小方差控制,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液压变桨距系统被控对象的纯延迟时间,延长预测步长,选择纯延迟时间之后的某一时刻作为预测步长L,使得L大于对象纯延迟时间;
步骤2:由预测步长L和被控对象离散模型的参数多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9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压缩机的曲轴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分离式压缩腔及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