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胁迫振冲大葫芦头挤密砂石桩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9800.2 | 申请日: | 200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韩选江;张三旗;倪其明;王同华;赵翔;孙晋川;高宝俭;周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54 | 分类号: | E02D3/054;E02D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王鹏翔 |
地址: | 210009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胁迫 振冲大 葫芦 头挤密 砂石 桩工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弱地基加固处理方法范畴,特别适合于夹泥皮及软淤层的砂性吹填土地基。它是一种加填料的快速处理夹泥皮及淤泥层的不均匀粉细吹填土地基的新工法。
二、背景技术
国内外的软基加固处理方法有几百种甚至上千种,对于加固处理新建扩建港口码头陆域堆场的大面积吹填软土,传统的处理方法多采用堆载预压和超载预压法,但那样处理周期太长,不能满足近年来快速新建或扩建深水港要求。对于常见的振冲法、强夯法和碾压法等工法,虽然可用,但效率太低,处理深度也受到限制,根本不能满足快速建造大型深水港重型堆场等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的使用需求。
CN03115076.4涉及一种无填料振冲法工艺,但限于它的具体工艺过程未能全面从根本上对软基土应用予力作用原理去解决问题,处理设计和施工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其处理效果及效益都受到了较多限制。
CN1743560A是一种基于完整的予力使用原理应用工法,设计施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加以牢固支撑,但对于夹泥皮及软淤层的不均匀砂质吹填土,如果不加填料置换出这些不均匀的软淤层,加固的效果就受到较多限制,处理质量的均匀性也会受到影响。
CN200310117676涉及一种大直径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基工法,限于它的机型较重,进入松软处理场地十分困难,且费用很大,接桩中也受到较多限制。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方法缺点和不足之处,从振冲置换和振冲挤密双重效应施加予力作用,以建立多节葫芦头挤密桩复合地基模式,既消除了夹泥皮及软淤层对加固地基的严重不良影响,又较好地保证了不均匀土质的不同深度土层中形成挤密桩体的密实度,用多次加填料的工艺特征和高效快速施工更显现其工法的优越性和加固效果的可靠性。
软弱地基地加固处理,实是对其施加予力作用,不仅是施加预应力、而是施加一种广义的能改善地基土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无论从时间上、空间上、数量上和可控或可调性方面,都可以由人们在设计时综合考虑进行优化设计,并可优化安排施工工艺及精心施工。工程技术人员主动给予地基土这种广义的影响力,将使地基土性达到最佳改良状态。
适应加固处理和改善地基土性能好坏程度需要,引入施加予力技术的予力度概念。予力复合地基的予力度λs是表示施加在地基中以改善地基土性能的影响力程度。该予力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式中,N0和S0分别是改良土性所给定的予力和改良土性所预先给定的位移;
N和S分别为使用荷载下作用在地基上的应力和地基土体应产生的稳定位移。
实际上,地基土性的改良,其主要目标是为了减小地基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去满足承受上部作用荷载要求。因而,用土体体积变化的孔隙比公式表示予力复合地基的予力度更为直观。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9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