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布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9938.2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兆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D06M13/00;A61P17/00;A61P9/12;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病 中药 组合 含有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布料。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多,患皮肤病的病人也多。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大约已有3000多年历史。皮肤病种类繁多,有1000多种皮肤病。如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疮、疥、癣和荨麻疹等皮肤病是几种常见而多发的皮肤病,现有技术中多靠西药治疗,西药虽然见效快,但西药治标不治本,且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伍合理、疗效显著的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布料,其给药形式新颖,方便实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点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外用药物,
白檀香 8-12 楝叶 7-9 菖蒲叶 6-10;
剪刀草 6-10 牛膝 6-10 薄荷 8-12;
吴茱萸 5-7 芦荟 5-7 黄柏 5-7;
蒲公英 6-10 黄连 5-7 藓皮 6-10;
板蓝根 6-1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点是,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
白檀香 10 楝叶 8 菖蒲叶 8;
剪刀草 8 牛膝 8 薄荷 10;
吴茱萸 6 芦荟 6 黄柏 6;
蒲公英 8 黄连 6 白藓皮 8;
板蓝根 8。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按常规方法提取出其有效成份,加入常规药用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临床上可适用的任何一种剂型的外用药剂,包括溶液、糊剂、粉剂、霜剂、洗剂、软膏、酊剂和乳剂等等,用于治疗疮、疥、癣和荨麻疹等皮肤病。
以下是发明人所做的临床实验情况。
1、药物。原料药(克)
白檀香 10 楝叶 8 菖蒲叶 8;
剪刀草 8 牛膝 8 薄荷 10;
吴茱萸 6 芦荟 6 黄柏 6;
蒲公英 8 黄连 6 白藓皮 8;
板蓝根 8。
制法:芦荟取汁,其余各原料药研末后水煎或者直接水煎,分别过滤,混合滤液,加入芦荟汁,浓缩成膏状,由发明人自制。
2、使用方法,外用涂患处,一日3次,用药5-10天。
3、试验结果。见下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布料,其特点是,它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选取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白檀香 8-12 楝叶 7-9 菖蒲叶 6-10;
剪刀草 6-10 牛膝 6-10 薄荷 8-12;
吴茱萸 5-7 芦荟 5-7 黄柏 5-7;
蒲公英 6-10 黄连 5-7 白藓皮 6-10;
板蓝根 6-10;
(2)芦荟取汁,其余各原料药研末后水煎或者直接水煎,分别过滤,混合滤液,加入芦荟汁,浓缩成膏状;
(3)将膏状药物均匀抹在布料上,将布料置于高压釜内115℃-125℃热蒸化30-50分钟,取出后置于40℃-50℃水中进行漂洗,晾干即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布料,其特点是,在步骤(1)中,所述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白檀香 10 楝叶 8 菖蒲叶 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兆玉,未经王兆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9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