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数字图像进行9比4下采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0027.1 | 申请日: | 200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郑丹;何佳;尼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创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由茂 |
地址: | 230088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图像 进行 采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图像的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图像下采样的方法。
背景技术
视频和静止图像处理中,下采样和上采样技术广泛地用在编码步骤之前或解码步骤之后,以便使图像的内容适合显示器的空间分辨率或其它应用的需要。目前,最常用的下采样方法是最邻近插值法和双线性插值法。
最邻近插值法的思想是:当计算输出图像中特定点的像素值时,将该点的坐标通过反向变换得到一个浮点坐标,对其进行简单的取整,得到一个整数型坐标,这个整数型坐标在输入图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就是需要的结果。在进行9比4下采样时,其实质就是在9个像素中按照一定的规则直接抽取4个像素作为下采样后的结果。双线性插值法的思想是:当计算输出图像中特定点的像素值时,将该点的坐标通过反向变换得到一个浮点坐标,将输入图像中这个浮点坐标周围的4个像素的像素值进行双线性插值,从而得到需要的结果。
上述两种算法的细节见《数字图像处理》(影印版)一书第8章117页,作者:Kenneth R.Castleman,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最邻近插值法的优点是运算量小,缺点是下采样后得到的输出图像会存在丢失目标边缘的情况,影响图像的主观效果。双线性插值法优点是不会丢失目标的边缘,缺点是图像中的细节会变模糊,并且运算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使图像的内容能够适应空间分辨率较小的显示器或其它应用的需要,提出一种运算量小,不会丢失目标的边缘,能有效保持图像中细节的对数字图像进行9比4非线性下采样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对数字图像进行9比4下采样的方法,包括将数字图像进行分割,还包括以下步骤:
(1)将输入的数字图像分割成若干个3*3大小的图像块;
(2)将步骤(1)分割得到的图像块作为输入数据,设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创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创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