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前灯位置随动控制方法和多级步进位置随动车前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140.X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承青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01208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前 位置 控制 方法 多级 步进 动车 前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改善汽车夜间驾驶条件、增强黑暗中驾驶的安全性,在弯道路况及坡道路况时,扩大驾驶员的视野,增加驾驶员反映时间的汽车前大灯随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上安装的普通前大灯只有固定的照射范围,当夜间车辆在弯道上转弯时,固定前大灯不能对弯道内侧照明,常常会出现“盲区”,严重影响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夜间车辆在上下坡行驶状态下,由于车灯的照射范围固定,也同样会出现“盲区”,带来夜行车的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前灯位置随动控制方法和多级步进位置随动车前灯系统,以便根据汽车转向角度和上下坡行驶状态,对汽车大灯进行二维动态调节,与当前的道路状况条件相适应,改善对车辆前进方向的照明度,增强在黑暗路况条件下行驶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车前灯位置随动控制方法的特点是在车辆处于转弯状态时,以随动的方式使车前灯朝向车辆所转的方向水平转过设定的角度,并在转弯状态结束后使车前灯自动复位;在车辆处于上坡或下坡状态时,以随动的方式使车前灯朝下或朝上转过设定的角度,并在上坡或下坡结束后使车前灯自动复位。
本发明多级步进位置随动车前灯系统的结构特点是随车设置转向位置传感器和垂直位置传感器,设置由电磁位置随动机构控制的二维车前灯支架,汽车转向角度和上下坡行驶状态分别在转向位置传感器和垂直位置传感器中转换为多级控制信号;以多级信号控制器接收多级控制信号并输出电磁位置随动机构的随动位置控制信号。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根据汽车的转向角度和上下坡行驶状态,提前主动对车前灯进行二维动态调节,使之照射的角度与当前的道路状况条件相适应,有效改善对车辆前进方向的照明度,增强了在黑暗路况条件下行驶的安全性。
2、本发明大灯在弯道行驶时的随动有效地扩大了驾驶员的视野,并且可以提前提醒对方来车。
3、本发明针对车辆因后部负载变化而改变了前大灯本来正确的照射范围的情况,可以调整车灯照射角进行有效改善。
4、本发明采用多级步进位置随动,可以采用二维霍尔阵列传感器直接将车辆的相关信息传递到多路控制器,由多路控制器直接控制电磁位置随动系统,进而使大灯随动。其转动方向步进级数和垂直方向步进级数的合理设置可以使前大灯的照射区域无明显跳动。
5、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不涉及复杂的微型电脑、步进电机或电动舵机等方案,遵循“够用即可”的原则,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没有增加任何冗余功能。
6、本发明与车辆本身已有的控制系统完全隔离,不影响车辆原有的各种操作,对车辆原有性能不形成任何影响。
7、本发明能耗仅为大约10瓦,各部件无明显发热现象,可以长时间连续使用。
8、本发明结构简单,牢固可靠,安装维修方便容易,特别是价格低廉,可用于现有各种大、小型客车或货车的升级改装,也可以使之成为新车的标准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中转向位置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转向位置传感、控制及随动拓扑图。
图4为本发明中垂直位置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垂直位置传感、控制及随动拓扑图。
图6为本发明中二维双通道多级控制器拓扑图。
图7为本发明中垂直(转向)位置随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二维复位锁定机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延时复位电路。
图中标号:1车前灯、2衔铁、3锥形尾孔、4复位板、5传感臂、6永磁端、7重力摆锤、8永磁锤头、9随动永磁体、10随动电磁铁、11复位弹簧、A重力摆锤的摆动中心、B转向机转动中心、K复位电磁铁、F复位分力、α随动角。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车前灯位置随动控制方法是在车辆处于转弯状态时,以随动的方式使车前灯朝向车辆所转的方向水平转过设定的角度,并在转弯状态结束后使车前灯自动复位;在车辆处于上坡或下坡状态时,以随动的方式使车前灯朝下或朝上转过设定的角度,并在上坡或下坡结束后使车前灯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承青,未经张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1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