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酶切天然蚓激酶大分子获取具抗栓活性的小分子片段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230.9 | 申请日: | 200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何执中;张玉彬;何晓瑾;何晓冬;施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执中 |
主分类号: | C12N9/64 | 分类号: | C12N9/64;A6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激酶 大分子 获取 具抗栓 活性 分子 片段 | ||
技术领域
生物医药
蚯蚓(地龙)是我国沿用千年之久的传统中药。它主要用于“活血通络”等诸多方面,可治疗中风、痹症、惊厥、炎症等征候,凡四十余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学者从蚯蚓体内发现了具有抗栓溶栓作用的“蚓激酶”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大力开展了对该类成份的研究和开发。一九九五年“蚓激酶胶囊”作为抗栓新药在我国获准上市。多年来生产厂家和产量不断增加,市场情况良好。
口服蚓激酶虽然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优点。但它起效慢,很难用于血栓类疾患的急性期抢救和治疗。而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是致关重要的,而目前可用的注射用抗栓溶栓生物制剂都存在着某些不足:不是有效时间短(如尿激酶UK),毒副作用明显(如蛇毒、链激酶SK),就是价格昂贵(如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因此二十年来人们对蚓激酶注射剂的研究和开发始终没有停止过。随着研究的深入,蚓激酶的两大特质凸现无余。首先是蚓激酶在蚯蚓体内的含量很低,仅千分之一左右,杂质的数量和含量都十分巨大。加之它同时存在着性质相近的5~7个同工酶,对分离纯化的干扰很大,造成了纯化步骤多、时间长、活性丢失多,收率低,成本高,以致很难产业化。其次是蚓激酶作为来源于低等动物的大分子异体蛋白,分子量达到30±5kDa(道尔顿),除有较强的过敏性,抗原性以外,还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这些作用给它的应用带来了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有些学者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中表达获取蚓激酶。结果是收率不高或者活性较低,难以与天然蚓激酶匹敌。
为了解决以上两大难题,简化蚓激酶纯化工艺,提高收率和减轻因分子量偏大引起的上述副反应,本发明采用酶解法对天然的大分子蚓激酶进行分子切割。酶解母液通过超滤,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亲和层析,分离得到分子量为15±3kDa(道尔顿)的低分子量蚓激酶活性片段。
该片段在原先用来测定蚓激酶活力的“纤维蛋白平板”上所表现的活力很弱,出现溶圈较快,维持时间较短。提示它已经不是原来的“蚓激酶”了,而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的,扩散能力较强的,与原酶分子有一定相关性的分子片段。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片段的分子量为15k±3kDa。证实了上述推断。
该活性片段部分丢失了直接水解纤维蛋白的能力。但经细胞培养试验证实,它具有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源性“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的能力。在动物试验中可使大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和大鼠颈动脉电击形成血栓时间(OT)明显延长,因而具有体内抗栓、溶栓活性。
实施例1
取蚓激酶粗品10克,用200ml水溶解,加入胃蛋白酶50mg搅匀后置在40℃恒温水浴中水解6小时。
停止水解,向酶解母液中加200ml水进行稀释。用截留分子量为2万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收集滤过液。再用截留分子量为1万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收集浓缩液。
浓缩液上葡聚糖凝胶G50柱。以蒸留水洗脱,收集各洗脱峰,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有无溶圈,再将有溶圈活力的洗脱液上DEAE-琼脂糖柱,用磷酸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仍收取有溶圈活力的洗脱峰,得活性片段溶液。
(1)取少许上述溶液加蔗糖制成电泳样品液,以低分子量标准蛋白作对照品,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单一谱带。其Rf值靠近分子量为14.4kDa的溶菌酶。估算分子量在15±3kDa区间。
(2)再将活性片段溶液50μl作用于人工培养的人胚胎脐静脉内皮细胞,经过24小时孵育,分离出培养液,用上海太阳生技公司出品的tPA检测药盒,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tPA含量,数据如下
*为细胞培养液中的本底浓度。
实施例2
取冰冻的鲜蚯蚓500克,加水500ml用匀浆机打成匀浆,在15℃下提取6小时。该提取液在每分钟4000转下离心分离20分钟,获取上层液。该粗酶液在40℃下自行水解8小时。再如上法离心除去沉淀,获浅黄色透明酶解液。
然后如同实施例1,分别用截留分子量为2万Da和1万Da的超滤膜进行酶解液的超过滤,获取浓缩液,再经葡聚糖凝胶柱和DEAE-琼脂糖离子交换柱进行层析。收集有微弱溶圈活力的洗脱液,进行大鼠颈动脉电击血栓形成抑制试验。结果如下:
说明该活性片段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执中,未经何执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种信息纸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