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葡萄糖酸钠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460.5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耿飞;解建光;高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21/18;C07C59/105;C07C51/2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葡萄糖 催化剂 及其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葡萄糖酸钠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采用复合催化剂催化氧化葡萄糖合成葡萄糖酸钠,属化学建材领域。
背景技术
葡萄糖酸钠是葡萄糖的深加工产品,是制备葡萄糖酸内酯、葡萄糖酸盐(铜、锌、亚铁盐)等的基础原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鳌合性能被广泛用于食品、轻工、化工、医药等多种工业部门。在食品行业可用作营养增补剂、固化剂、缓冲剂等,在轻工行业可用于电镀、金属与非金属的表面清洗等,在水泥工业主要用作缓凝剂,是混凝土外加剂的一个重要组分。总体而言,葡萄糖酸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空间。
目前国内生产葡萄糖酸钠的厂商较少,生产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也较高。主要的生产方法有发酵法、电解氧化法和化学合成法。发酵法在发酵过程中无菌化要求高,产品的色泽不好控制,发酵保温时间长,反应条件苛刻,经济效益不好。电解氧化法在电解过程中有一极是浪费的,耗能较大,成本也较高,国内尚处于实验阶段。化学合成法工艺简单、反应平稳、反应条件温和,是众多方法中较先进的一种工艺。目前化学法主要有次氯酸钠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多元合金催化氧化法以及用贵金属制得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法,其中以贵金属作催化剂的主要有Pd-C、Pt-C、Pd-CaCO3、Pd-Al2O3等。在工业化生产上,国内外普遍采用钯/碳催化-氢氧化钠氧化法生产葡萄糖酸钠,该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相对较短、转化率高等特点,但却存在催化剂用量大且活性易下降、副反应较多、产物难以分离等缺点,致使产物的性价比降低,故而有必要深入探索葡萄糖酸钠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葡萄糖酸钠制备中反应选择性高,副产物相对较少的葡萄糖酸钠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制备的铂、钯、镍负载在活性炭上的复合催化剂,通过多相催化氧化葡萄糖制备葡萄糖酸钠。
一种制备葡萄糖酸钠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份组成:
(1)载体:活性炭,含量为87%-99%;
(2)活性物质:铂、钯、镍混合物,总含量为1%-13%,其中铂含量为0.1%-8%,钯含量为0.1%-10%,镍含量为0.1%-5%。
一种制备葡萄糖酸钠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干燥活性炭中加入水,使活性炭悬浮于水中;
(2)将氧化镍溶解在盐酸中,向其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5%-30%的氯铂酸溶液和质量浓度为20%-25%的氯钯酸溶液,混合搅拌均匀;
(3)将以上的悬浮液和溶液相互混合,升温到65℃-75℃,加入NaOH溶液,使悬浊液呈碱性,pH值为8-10;
(4)在65℃-75℃时搅拌0.5-1小时,加入甲醛溶液,还原铂、钯、镍化合物;
(5)过滤,洗涤,制得活性炭负载铂、钯、镍的复合催化剂。
(6)第(1)步及第(2)步中加入的活性炭、氧化镍、氯铂酸溶液、氯钯酸溶液量由以下关系确定:
载体:活性炭,含量为87%-99%;
活性物质:铂、钯、镍混合物,总含量为1%-13%,其中镍含量为0.1%-5%,铂含量为0.1%-8%,钯含量为0.1%-10%。
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催化剂制备葡萄糖酸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上述催化剂,其中催化剂的用量与葡萄糖的质量比为1.5%-2.5%,搅拌反应液并升温至40℃-60℃,此时通入氧气;
(2)在反应过程中滴加NaOH溶液,保持反应液呈碱性,保温反应2-4小时;
(3)反应结束后过滤催化剂,以备重复使用,浓缩结晶得葡萄糖酸钠。
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通过在活性炭载体上负载铂、钯、镍,使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铂、钯、镍之间产生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改变了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并形成了不同的缺陷结构,提高了催化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1)使用该新型复合催化剂多相催化氧化葡萄糖制备葡萄糖酸钠,方法简单,所生成的产物易于分离;
(2)本发明中的复合催化剂相比常用的钯炭催化剂,其催化活性略有降低,但提高了反应选择性,副产物相对较少;
(3)本发明中的复合催化剂寿命较长,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且选择性改变不大;
(4)本发明使用的复合催化剂比单纯的钯炭催化剂要低廉,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