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鲜湿面蒸淋熟成工艺及其加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860.6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6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铨;章新民;汪贤斌;竺广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扬子粮油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62 | 分类号: | A23L1/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15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鲜 湿面蒸淋熟成 工艺 及其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鲜湿面的熟成工艺,以及实现该熟成工艺的专用加 工设备,属于保鲜湿面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保鲜湿面熟成生产采用的是水煮熟成技术,或单纯用蒸汽蒸熟而 成技术。
水煮熟成工艺是:模拟人工煮面的方法,将生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通 常水温在95℃~100℃之间)。由于此工艺是将生面条完全置于沸水中,所 以在由生变熟的过程当中,因饱和吸水且水分不可控制,致使熟面条含水 量过高(面条含水量高达100%~120%)、面条过软,导致口感差无咬劲, 且保存性能差。其设备比较简单,主要包括有不锈钢板制作的一个水槽, 以及蒸汽产生装置。蒸汽产生装置将蒸汽通入水槽,将水不断加热至沸点, 然后将生面放入沸水槽中煮熟数分钟后,用清水洗去表面糊状物。
单纯用蒸汽蒸熟面条工艺是;将生面条单纯用蒸汽蒸熟。此工艺由于 在蒸熟过程中,面条水分得不到补充,反而因高温作用排出水分,使熟面 条过硬(面条含水量一般在30%左右),无法直接食用。其设备是通有蒸汽 的蒸箱,将生面条放入蒸箱内蒸数分钟后取出即可。这种设备采用的是传 统的蒸熟工艺,生产出的面条干硬、质差,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保鲜湿面熟成工艺的缺点, 提供一种保鲜湿面蒸淋熟成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该保鲜湿面蒸淋 熟成工艺的专用加工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保鲜湿面蒸淋熟 成工艺,借助于具有输送网带的高温蒸箱实现,所述的蒸箱内安装有水喷 淋装置,其工艺过程如下:
生面条进入高温蒸箱,由输送网带承载匀速通过蒸箱,并在行程中至 少受到一个设置在蒸箱内水喷淋装置的持续喷淋,由蒸箱的出口端得到蒸 淋熟成的保鲜湿面成品,每分钟进入蒸箱的生面条质量为M,水喷淋装置 每分钟喷水质量范围为0.1M~0.9M。
本发明还可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的生面条在蒸箱内的行程中受到三个水喷淋装置的持续喷淋,所 述生面条受到喷淋的位置范围分别为,蒸箱内生面条行程的前26%~前 34%、前41%~前49%、前56%~前64%,三个喷淋装置每分钟喷水质量范围 分别为0.3M~0.9M、0.2M~0.6M、0.1M~0.5M。
本发明工艺的原理如下:当面条在整个蒸熟过程的30%时段左右,面 条刚刚转入α状态(糊化状态的一种),喷到生面条上的水分,就很容易被 面条吸收;当面条在整个蒸熟过程的45%时段左右,这时面条的表面已经 形成α状态,喷到生面条上的水分只能部分被面条吸收;当面条在整个蒸 熟过程的60%时段,面条的内外已经形成α状态并趋于熟成,这时外界喷 到面条上的水分就很难吸收。三个阶段大致耗时2~5分种,完成整个面条 由生变熟的蒸制熟成工艺。
要想得到不同口感,不同硬度的面条,就必须采用在蒸熟过程中不同 时段加入不同的水量来控制生面条的吸水量,如想得到吸水量较多,口感 较软的面条,可在生面条行程的前部进行较多水量的喷淋,中前部、中后 部少喷水或不喷水;如想得到吸水量适中,软硬适中的面条,就在生面条 行程的中前部进行较多水量的喷淋,而前部和中后部少喷水或不喷水;如 想得到吸水量较少,较硬的面条,则在生面条行程的中后部进行较多水量 的喷淋,而就前部、中前部少喷水或不喷水。
本发明解决其另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实现本发明保鲜湿面蒸淋熟成工艺的专用加工设备,其组成包括:高 温蒸箱、位于蒸箱内部的用以输送面条的输送网带、以及带动输送网带运 转的变速机构和机械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蒸箱内至少安装有一个可对 生面条进行喷淋的水喷淋装置,所述水喷淋装置与带有控制阀门及流量计 的水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扬子粮油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扬子粮油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