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解调与去调频兼容多模接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1316.3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方立军;马骏;吉宗海;柳勇;李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285 | 分类号: | G01S7/285;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飞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解调 调频 兼容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载合成孔径(SAR)雷达接收技术,为一种直接解调与去调频兼容多模接收机,典型应用于无人机载(UAV)合成孔径雷达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背景技术
无人机载(UAV)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系统由于其全天候、全天时、安全系数高等特点,正被国际市场广泛关注。长续航、高分辨率、大测绘带、实时信息传送是高性能无人机载SAR系统所期望的,因此微型化、大带宽工作、实时成像处理是无人机载SAR关键技术,受UAV载荷性能的限制,雷达系统的微型化是一切的前提,制约着UAV SAR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常规的采用直接解调接收的高分辨率SAR系统要求具有高速成像处理功能,而目前该类处理器的功耗、重量、成本无人机平台均难以接受。采用去调频接收的高分辨率SAR系统可以采用低速成像处理器获得高分辨率,遗憾的是此时雷达系统的测绘带是较小的,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接解调与去调频兼容多模接收机,该接收机可使雷达系统采用低速实时成像处理系统,既可进行低分辨率大测绘带探测又可对测绘带内的敏感区域开窗实现高分辨率探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直接解调与去调频兼容多模接收机,由多模脉冲调频信号产生器1、脉冲功率放大器2、脉冲变频器3、连续波本振源4、模式选择5、接收变频器6、正交解调器7、系统控制器8组成;
系统控制器8输出控制信号分别连接多模脉冲调频信号产生器1、脉冲功率放大器2、脉冲变频器3、模式选择5,多模脉冲调频信号产生器1的输出分别连接脉冲功率放大器2、脉冲变频器3,连续波本振源4的输出分别连接脉冲变频器3、模式选择5,模式选择5的输出连接接收变频器6,接收变频器6的输出连接正交解调器7。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直接解调与去调频兼容实现多模SAR接收功能,采用微型化低速实时成像处理系统(如100MHz)就可获得多种大测绘带、相对低分辨率(如3m)的实时图像(直接接调模式)和高分辨率(如0.5m),测绘带相对较小的实时图像(去调频模式)。
采用了电路的融合设计,实现直接解调与去调频电路兼容,最大限度简化电路结构,实现自身微型化。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小型化平台的合成孔径雷达侦察系统中,典型如无人机载侦察系统。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多种小平台侦察系统中,如直升机载、弹载、星载等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十分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设计思想是,采用直接解调与去调频兼容实现多模SAR接收功能,在小带宽时采用直接解调接收,在大带宽时采用去调频接收对大带宽回波信号进行带宽压缩,此时雷达系统依然采用廉价、微型的低速实时成像处理器,工作原理是:在对大区域进行大测绘带搜索时,由点频连续波本振对窄带回波信号下变频,采用直接解调接收实现较低分辨率、大测绘带(系统此时为窄带工作状态),当发现敏感区域时,由脉冲(脉冲宽度确定了测绘带的大小)宽带调频信号对宽带回波信号进行开窗下变频,即对局部去调频接收实现高分辨探测(系统此时为宽带工作状态),这种综合性能在实际中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
本发明系统方案设计:采用直接解调与去调频兼容实现多模SAR接收功能,降低系统实时成像处理器的工作速率,实现处理器微型化;UAV SAR系统为实现多模式工作(低分辨率大测绘带,高分辨小测绘带),发射信号为多种信号模式,即发射信号带宽根据分辨率要求设计为多种带宽形式,带宽范围可达80MHz~500MHz,分辨率提高则发射信号带宽相应增加,而接收机通过直接解调和去调频兼容体制,使80MHz~500MHz的不同带宽回波信号均处理为单一窄带信号,此时采用微型化低速实时成像处理器(如100MHz)就可获得多种大测绘带、相对低分辨率(如3m)图像(直接接调模式)和高分辨率(如0.5m),测绘带相对较小图像(去调频模式)。
本发明的硬件的组成如图1所示:多模脉冲调频信号产生器1,脉冲功率放大器2,脉冲变频器3,连续波本振源4,模式选择5,接收变频器6,正交解调器7,系统控制器8。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地管的提高强度及导电性技术
- 下一篇:定压配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