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饭伴侣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1687.1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守杰;王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城市磨房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L1/10;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米饭 伴侣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米饭伴侣及其加工方法及该杂粮食品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由玉米糁及豆类组成的杂粮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一日三餐中越来越多的是白米精面、鸡鸭鱼肉等这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结果使得“富贵病”长驱直入,越来越多的人因饮食的不科学而饱受病痛的折磨。因此现代食品营养学、生理学专家将白米精面归入于“糟粕食品”,倡导国民食用“绿色主食”,少吃不吃白米精面,多吃低精度等级米面,最好吃全谷物等杂粮食品,如糙米、玉米糁、全麦粉、豆类等杂粮食品。但对注重享受的现代人而言,杂粮的口感实在让人对杂粮敬而远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均衡、补充营养而又不影响米饭口感,常将杂粮和大米搭配食用,即粗(粮)细(粮)搭配,主(粮)杂(粮、豆)混食。通过粗杂粮与细粮搭配,既可避免饮食调配不当造成的营养不良和由此产生的各种营养性疾病,而又不影响食物口感。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煮饭时很难真正做到主(粮)杂(粮、豆)搭配科学,使煮出的饭即食用起来营养均衡,又不影响其口感。目前国内市场也没有一种专门的杂粮食品,可以在人们煮饭时和大米等细粮搭配使用,使煮出的饭营养均衡而又不影响其口感。日本虽有称之为“糙米精”的米饭添加剂,不过“糙米精”的原料主要为肌醇、谷维素、糊精等,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杂粮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配方科学的杂粮食品,该杂粮食品和大米搭配煮饭,可使煮出的米饭营养均衡并且口感更佳,从而解决人们日常饮食中杂粮食用量的不足,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上述杂粮食品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杂粮食品包括下列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玉米糁50%~80%,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黑豆豆仁5%~10%,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鹰嘴豆豆仁2%~8%,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熊猫豆豆仁3%~10%,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红小豆豆仁3%~10%,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绿豆豆仁3%~10%,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碗豆豆仁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本杂粮食品包括下列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玉米糁60%~70%,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黑豆豆仁6%~7%,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鹰嘴豆豆仁3%~5%,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熊猫豆豆仁4%~6%,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红小豆豆仁4%~6%,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绿豆豆仁4%~6%,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碗豆豆仁0~6%;
作为更进一步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是上述两方案所述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黑豆豆仁粒度长为4~6mm,宽为2.5~4mm,所述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鹰嘴豆豆仁粒度长为4~5mm,宽为2.5~4mm,所述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熊猫豆豆仁粒度长为4~6mm,宽为2.5~4mm,所述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红小豆豆仁粒度长为3~5mm,宽为2.2~4mm,所述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绿豆豆仁粒度长为3~5mm,宽为2.2~4mm,所述经去皮脱胚调质后的碗豆豆仁粒度长为3~5mm,宽为2.2~4mm。
根据在煮饭时所搭配的大米的种类不同,如搭配大米为粳米,则上述方案中所述玉米糁可为糯玉米中糁,搭配大米为籼米时所述玉米糁为糯玉米中糁和含高直链淀粉的玉米中糁按1:1比列混合而成。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杂粮食品在煮饭时和大米搭配使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米饭中蛋白质含量,精米中蛋白质约为6.5%,本发明所述杂粮中的玉米蛋白质高出精米的2个百分点,其它配料中蛋白质含量为精米的3~6倍量。
2)蛋白质的互补增效,大米蛋白、玉米蛋白中的第一限止氨基酸为赖氨酸,而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较丰;本发明所述杂粮中除玉米以外的配料多为豆类,其蛋白质中富含赖氨酸,(配料之一的鹰嘴豆赖氨酸含量特丰,含量高达6.7mg~8.8mg/100mg氨基酸;这一配料的赖氨酸含量为大米的3倍量),而相对缺乏蛋氨酸、胱氨酸。本发明所述杂粮与大米混食,氨基酸互补增效,大大提高米饭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蛋白质功效比值(PER)、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城市磨房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城市磨房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肝病患者口腔消毒清洁液
- 下一篇:大豆与水果、蔬菜制做的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