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油标尺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1788.9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12 | 分类号: | F01M11/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标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尺管,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上的具有擦拭和定位作用的机油标尺管。
背景技术
现在的机油标尺管通常是由一根内径为φ10的金属管构成,其一端插入缸体,另一端与机油标尺配合。管子的形状有时候进行适当的弯曲以适用不同发动机布置需要。
使用中,机油标尺管一般都安装在曲轴箱上,其外部的形状根据发动机的布置情况进行弯曲,机油标尺插入其中,用来检测发动机的机油量,确保发动机的机油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而汽车上的机油标尺管一般呈圆形的管状,进行适当的折弯。在检测发动机机油量时,一般是用一只手握住标尺手柄,另一只手将标尺头部的油迹擦拭干净,用来确定机油箱的机油量。这种操作的缺点是,两只手需要同时操作才能完成检测,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当拔出机油标尺时,发动机的油滴不可避免地被带出来,由于只有将标尺头部的油迹擦拭干净后才能更好查看发动机的机油量,所以当检测人员检查发动机机油液面时,需要先将机油尺擦拭干净,然后插入油底壳内,在擦拭时,往往使用棉丝、纸巾等,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对环境也是一种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擦拭机油的机油标尺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标尺良好定位的机油标尺管,其对机油标尺的方向有很好的定位作用,确保量油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标尺,充分考虑到现有标尺管设计存在的缺点,有效地解决了查看机油量时,发动机机油的洒落,不但为司机、修理人员或其他人员检查发动机的机油液面提供了方便,而且杜绝了把棉丝、布头和纸张等乱扔的不文明现象,为保护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将机油标尺管头部管口设计成椭圆的形状,起到了对机油标尺的限位装置,可以有效地保证标尺插入的一致性,确保发动机机油量检测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机油标尺管口增加润滑油擦拭设备;机油标尺管上部漏斗形管口截面设计成椭圆状。
在机油标尺管口设置为漏斗的形状,可以方便机油标尺的插入,在机油标尺管口增加一个锥状的吸附物,中间可以用海绵或其它吸附物填充。将机油标尺管漏斗上部的形状设计成椭圆形状,起到了对标尺的限位作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油标尺管,包括机油标尺管口,该机油标尺管口设有擦拭结构。
所述擦拭结构为对机油有擦拭功能的擦拭材料。
所述擦拭材料为海绵或其他吸附物。
所述机油标尺管口设置为漏斗状。
所述擦拭结构为一锥状吸附物,该锥状吸附物填充有海绵或其它吸附物。
该机油标尺管,包括机油标尺管头部,其截面设计为对机油标尺可定位的形状。
所述形状为椭圆形。
所述机油标尺管头部为漏斗状,上部开口空间较大。
所述机油标尺管为金属管,其一端插入缸体,另一端配合机油标尺,且该金属管形状可依据发动机布置需要进行调整。
一种机油标尺管,包括机油标尺管外部,机油标尺管头部和机油标尺管头部的填充物。机油标尺管头部为漏斗形状,上部开口空间较大,机油标尺管头部截面为椭圆形,机油标尺管的管口设有海绵或其它吸附物。
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在机油标尺管口增加了擦拭机油的海绵或其它具有擦拭功能的材料,在插拔机油标尺时,可以方便地将标尺上携带的润滑油擦拭干净,减少润滑油的洒脱和环境污染;对标尺有很好的定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机油标尺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油标尺管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机油标尺管头部B-B截面示意图
1—标尺管外部,2—标尺管头部,3—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为本发明多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为机油标尺管,主要由机油标尺管外部1和头部的填充物3组成。
机油标尺管的头部2设计成漏斗的形状,机油标尺管头部3的开口空间比较大,方便机油标尺的插入,在机油标尺管口设计了具有擦拭机油的海绵,在插拔机油标尺时,可以方便地将标尺上携带的润滑油擦拭干净,减少润滑油的洒脱和环境污染。
将机油标尺管头部2设计成椭圆状,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机油标尺头部的定位,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在机油标尺在机油标尺管里的走向,可以使量油更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椅
- 下一篇:一种汽车侧门的防撞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