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湿度试验箱加湿供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1847.2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单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伟 |
主分类号: | F24F6/10 | 分类号: | F24F6/1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00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湿度 试验 加湿 供水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试验设备领域,具体为温湿度试验箱加湿供水结构。
(二)背景技术
温湿度试验箱是模拟大气环境中温湿度的装置,适用于电子电工产品、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及其材料较严酷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使用、贮存、运输的适应性试验,也用于产品进行老化试验,来判断产品的性能以便设计人员对产品的材料进行改进,以达到较高的性能。
以前温湿度试验箱的加湿方式大都采用浅槽加湿法,在试验箱工作室风道的底部做一个浅槽,不锈钢加湿管安装在浅槽内,再向浅槽内加注自来水并给加湿管通电,逐渐地升温,把浅槽内的水加热成蒸汽,通过风道中的对流空气,使得工作室内的湿度达到设定的要求。其缺点是浅槽水位低或缺水就会干烧,造成加湿器损坏,此时会使用水位继电器来控制水泵保证浅槽内的水位,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水位继电器失灵的现象,从而使浅槽内的水位无法控制,一旦出现缺水或水位低现象就会烧坏加湿管。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温湿度试验箱加湿供水结构,其不需要使用水位继电器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加湿器内水位的高度,保证加湿器的正常工作,使温湿度达到试验的要求。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工作室、风道和加湿管,所述风道安装于所述工作室之内,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小锅炉和循环供水系统,所述加湿管安装于所述小锅炉内,所述小锅炉安装在所述工作室的下部,所述小锅炉顶部开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风道相连通,所述供水系统与所述小锅炉连通。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箱、两个水位控制盒以及湿球水盒,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出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到水位控制盒内,所述水位控制盒与所述湿球水盒相连接,所述水位控制盒的下端通过水管连接到控制小锅炉水位的水位控制盒,该水位控制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进水管和一根回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到所述小锅炉内,所述回水管连接到水箱内,所述回水管的安装位置略高于所述进水管的安装位置;所述小锅炉的侧面连接有溢水管;所述水箱连接注水口、排水口。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不需要使用水位继电器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加湿器内的水位,防止出现因水位低或者缺水而导致加湿器干烧,损坏加湿器,从而保证整个温湿度试验箱的正常工作。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发明包括工作室4、风道3、加湿管2、小锅炉1和供水系统,加湿管2安装于小锅炉1内,小锅炉1安装在工作室4下部,小锅炉1顶部开有一个通孔5,通孔5与风道3相连通,供水系统与小锅炉1连通。供水系统包括水箱6、水位控制盒7、水位控制盒8以及湿球水盒9,水箱6内设置有水泵10,水泵10出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到水位控制盒7内,水位控制盒7的上部与湿球水盒9相连通,水位控制盒7的下端通过水管连接到水位控制盒8,水位控制盒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11和回水管12,进水管11连接到小锅炉1内,回水管12连接到水箱6内,回水管12的在水位控制器8的安装位置略高于进水管11的安装位置;小锅炉1的侧面还连接有溢水管13。图中,14为水箱6的注水口,15为水箱6的排水口。温湿度试验箱工作时,首先从已注满水的水箱6中通过水泵10将水抽到水位控制盒内7内,使得安装在水位控制盒7的上部的湿球水盒9内始终有水,这样湿球温度传感器上的纱布就始终保持潮湿,就能使湿球温度计准确测定箱内的温度。同时,水位控制盒7内的水从下端水管自然流到与其连接的水位控制盒8内,当水位控制盒8内的水位与侧壁进水管11的高度持平,就通过进水管11向小锅炉1内加水,当小锅炉1内的水位保持不变时对小锅炉1内的加湿管2通电,使加湿管2逐渐升温,把小锅炉1内的水加热成蒸气,产生的蒸气通过小锅炉1顶部的通孔5进入风道3,通过风道3中的对流空气使工作室1内的湿度达到设定的湿度,如果小锅炉1内的水位太高超过溢水管13的位置,水就会从溢水管13排到箱外,当水位控制器8内的水位超过进水管11水位一定高度,水就会沿着回水管12自动流会水箱,这样水就在箱内循环使用,既保证了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又能节约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伟,未经孙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缆终端盒
- 下一篇:高频高压静电除尘器的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