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囊藻毒素-LR的免疫荧光PCR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246.3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2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胥传来;徐丽广;彭池方;陈伟;马伟;李灼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囊藻 毒素 lr 免疫 荧光 pcr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微囊藻毒素-LR的免疫荧光PCR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免疫原、 包被原、和抗体的制备,磁性纳米粒子的修饰,磁性纳米粒子与包被原的偶联,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金纳米探针的制备,包被原的固定,流动注射系统中的免 疫反应,荧光酶标板的包被和流动注射荧光PCR的检测:
(1)免疫原的制备:将微囊藻毒素-LR与牛血清蛋白相偶联得到免疫原;
①取0.25mL溶解有微囊藻毒素-LR的乙醇溶液,加入0.75mL去离子水, 加入150μL的碳二亚胺,得A液;
②用1mL 25%的乙醇溶液溶解2mg的牛血清蛋白BSA,得B液;
③将A液逐滴加入到B液中,再加入150μL的碳二亚胺,混匀,4℃反应12h, 得到微囊藻毒素-LR-BSA偶联物的混合液;
④将微囊藻毒素-LR-BSA偶联物的混合液移入透析袋中,用6×1L的去离子 水透析4-6天,最后使用冻干法将透析袋中的液体制成粉末,即得到人工抗原: 微囊藻毒素-LR-BSA,作为免疫原;
(2)包被原的制备:将微囊藻毒素-LR与卵清蛋白相偶联得到包被原;
①取微囊藻毒素-LR 0.5mg溶于250μ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C液;
②取三正丁胺15μL溶于250μ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D液;
③将D液加入到C液中;
④取氯甲酸异丁酯12μL,溶于500μL N,N-二甲基甲酰胺中,4℃搅拌下逐 滴加入到C液中,反应1h;
⑤取卵清蛋白OVA 6mg溶于3mL pH 9.0、50m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将上 述④反应液于18℃搅拌下逐滴加入到卵清蛋白溶液中,室温反应12h,即得到微 囊藻毒素-LR-OVA偶联物的混合液;
⑥将微囊藻毒素-LR-OVA偶联物的混合液移入透析袋中,用6×1L的去离子 水透析4-6天,最后使用冻干法将透析袋中的液体制成粉末,即得到人工抗原: 微囊藻毒素-LR-OVA,作为包被原;
(3)抗体的制备:将免疫源用常规方法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4)磁性纳米粒子的修饰:将制备的Fe3O4种子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
用二次蒸馏水分别配制FeSO4·7H2O和FeCl3·6H2O的溶液及氢氧化钠溶液, 将所配两种铁盐溶液混合,在铁盐的混合溶液中Fe2+离子的浓度为0.12mol/L, Fe3+的浓度为0.2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5mol/L;在剧烈搅拌下将一 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滴加到混合铁盐溶液中,将所得的沉淀在60℃陈化 2小时,用二次蒸馏水将沉淀物清洗数次,过滤后再在60℃干燥24小时,在玛 瑙研钵中研磨后所得产物为Fe3O4种子;将所得Fe3O4种子0.125g用100mL乙 醇和1mL水溶解,超声30min,滴加0.4mL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室 温搅拌7小时,以8000r/min离心30min,将APTES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从反 应介质中分离,并用乙醇溶液对其清洗5次,过滤后再在60℃干燥24小时,备 用;
(5)磁性纳米粒子与包被原的偶联:
取所得APTES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10mg,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 11.5mg, N,N-二环已基碳二亚胺DCC 20.63mg,加入到3mL N,N-二羟基甲酰胺中,室温 搅拌反应过夜,离心去沉淀,上清液再与3mL含60mg卵清蛋白OVA的溶液在4℃ 下搅拌反应过夜,离心,上清液用超纯水透析3天,对透析袋中溶液进行磁性分 离,弃上清,加入含2%明胶的封闭液封闭,再加入PBST洗涤液,洗涤后磁分离, 去上清,最后向磁性分离过的离心管中加入1mL 0.02mol/L pH 7.6的Tris缓冲液, 4℃保存备用;
(6)两种粒径的金纳米粒子制备;
制备时,向洁净的三角烧瓶中加入100mL质量浓度为0.01%的氯金酸,加热, 煮沸,紧接着加入1%的柠檬酸三钠溶液3.5mL或1mL,边加热边搅拌,溶液颜 色从淡黄色变成红色,反应持续6-8分钟柠檬酸三钠使金纳米粒子完全沉降,所 得金纳米粒子粒径对应分别为13nm或30nm,最后,溶液分别冷却至室温,稀释 到100mL,4℃保藏;
(7)两种金纳米探针的制备;
30nm金纳米探针的制备:首先,30nm金纳米粒子与1.5μg的羊抗兔在pH 9.1 碱性水溶液中搅拌反应,紧接着,向溶液中加入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 5’-TACGAGTTGA GACCGTTAAG ACGAGGCAAT CATGCAATCC TGAATGCGTT TTTTTTTT-SH-3’,室温反应20个小时,再用含0.1M氯化钠的 10m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调节pH值至7.0,盐陈40小时后于-4℃下2000r.p.m离心 30分钟,弃上清;红色沉淀物用含0.1M氯化钠10m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溶解, 加入1.5μM的目标探针5’-CGCATTCAGG ATTGCATGAA TGCCTCGTCT TAACGGTCTC AACTCGTA-3’37℃杂交4小时,再次离心去上清,杂交过程重 复4次,沉淀最后溶解于含0.3M氯化钠的10mM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得到羊抗兔 抗体及双链DNA共同修饰的30nm金纳米探针,作为储备液4℃保藏;
13nm金纳米探针的制备:直接向13nm金纳米溶液中加入巯基寡核苷酸 5’-GGCAATCATG CAATCCTGAA TGCGAAAAAAAAAA-SH-3’,室温反应20 小时,再用含0.1M氯化钠的10mM磷酸盐缓冲溶液调节pH值至7.0,盐陈40小时 后于-4℃下2000r.p.m离心30分钟,弃上清;红色沉淀物用含0.1M氯化钠的10mM 磷酸盐缓冲溶液溶解,4℃保藏;
(8)包被原固定及流动注射系统中的免疫反应:先用pH7.0、含0.1M氯化钠 的0.01M磷酸盐缓冲液作洗液清洗微管和免疫反应池,然后将40μL 0.5mg/mL抗 原修饰的超顺磁纳米粒子溶液吸入螺线管中,再以5μL/s的速率注入免疫反应池 内,电磁铁通电,吸附磁珠,将其固定在反应池内;将预孵育的50μL抗体和50μL 微囊藻毒素-LR混合溶液吸入螺线管中,其中,微囊藻毒素-LR溶解于pH 7.4含 0.05%Tween-20的0.01M PBST中,浓度从1pg/mL~100pg/mL;然后,将混合溶 液注入免疫反应池中室温反应10分钟,再以20μL/s的速度注入400μL pH 7.0、含 0.1M氯化钠的0.01M PBS洗液;之后,将100μL的羊抗兔抗体及双链DNA共同 修饰的30nm金探针的溶液以1μL/s的速度注入反应池,反应6分钟,冲洗;以2μL/s 的速度注入100μL的双蒸水,60℃反应6分钟,最后再注入100μL的双蒸水,收集 所需单链DNA,撤去磁场,洗涤柱子以备再用;
(9)流动注射荧光PCR的检测:利用间接竞争免疫检测将微囊藻毒素-LR和 多克隆抗体通过玻璃微通道内,竞争结合后的多克隆抗体与经羊抗兔抗体及双 链DNA共同修饰的金纳米探针反应,变性得到单链DNA并将其收集,收集得到 的单链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得到关于微囊藻毒素-LR的浓度与Ct 值的标准曲线;
设计正义引物F为:5’-cgcattcaggattgcatga-3’,反义引物R为 5’-cgagttgagaccgttaagacga-3’;其次,配制总体积为20μL的反应溶液,各组分分 别为:TOYOBO SYBR Green Real-time PCR Master Mix10.0μL;超纯水6.8μL; 正义引物F 0.6μL;反义引物R 0.6μL;所收集的单链DNA 2.0μL;将此混合溶液 放入实时荧光PCR仪,进行如下操作:95℃/30s预变性;进行扩增, 95℃/5s,60℃/5s,72℃/10s,共45个循环;进行熔点曲线分析:95℃/0s,45℃/15s, 95℃/0s,0.1℃/s连续收集荧光,1个循环;最终得到关于微囊藻毒素-LR的浓度 与Ct值的标准曲线;
待测样品测得的Ct值与得到的标准曲线进行比对,得到待测样品中微囊藻 毒素-LR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2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拉机防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偏侧流雨污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