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网络智能安防监控报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2553.1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9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藏士华;王振东;于江苏;肖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8B23/00;G08B25/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0038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网络 智能 监控 报警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一体化网络智能安防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前盖(6)和后盖(10),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盖(6)上安装有LED红外照明线路板(3),在前盖(6)和后盖(10)之间的安装腔中安装有嵌入式微处理器主控模组板(16)及与其电气相连的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模组板(19)、图像传感器模组板(31)、无线遥控器/报警传感器信号接收模组板(22)、GPRS手机短信彩信收发模组板(27)、警笛音控线路板(21)和压电式扬声器(20),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模组板(19)通过馈线(42)与内藏式2.4GHz或GPRS收发天线(29)相连,其上部安装有图像传感器模组板(31),在嵌入式微处理器主控模组板(16)上设有与图像传感器模组板(31)电气相连的连接插座(43,44),图像传感器模组板(31)上安装有固定光学镜头(13)的镜头座(30),光学镜头(13)穿过嵌入式微处理器主控模组板(16)、前盖(6)及安装在前盖(6)上的LED红外照明线路板(3)和红外灯防护罩(2)后与手动聚焦环(1)相连,LED红外照明线路板(3)上安装有红外发光二极管(5)及光照度传感器(4),其前部装有红外灯防护罩(2);压电式扬声器(20)安装在后盖(10)中并通过导线(33)与警笛音控线路板(21)相连,警笛音控线路板(21)通过天线馈线(24)与无线遥控器/报警传感器信号接收模组板(22)相连,无线遥控器/报警传感器信号接收模组板(22)与嵌入式微处理器主控模组板(16)电气插接相连;无线收发用拉杆天线(12)的一端固定在警笛音控线路板(21)上并与其电气相连,它的另一端伸出后盖(10)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网络智能安防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是在嵌入式微处理器主控模组板(16)的正面上安装有微型话筒(32)以及与其主电路电气相连的存储卡座(15)、LED电源指示灯(40)及状态指示灯(41),半导体存储卡(14)插装在存储卡座(15)中,在前盖(6)上与微型话筒(32)相对位置处设有受话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网络智能安防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后盖(10)的内侧设有声音谐振腔(23),该声音谐振腔(23)通过后盖(10)上开设有发声孔(39)与外界相通,所述的压电式扬声器(20)嵌装在该声音谐振腔(2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网络智能安防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GPRS手机短信彩信收发模组板(27)上安装有手机卡(28),GPRS手机短信彩信收发模组板(27)与输入输出信号接线端口(11)电气插接相连,输入输出信号接线端口(11)安装在嵌入式微处理器主控模组板(16)上并与其主电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网络智能安防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模组板(19)上还连接有直流电源插座(17)、网络连接插座(18)、供学习遥控器、报警器用的Study按钮(25)和系统复位用的Reset按钮(26),在后盖(10)对应位置处设有对应的通孔(34,36,37,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网络智能安防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后盖(10)和/或前盖(6)的下部设有固定连接孔(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网络智能安防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LED红外照明线路板(3)和红外灯防护罩(2)插接相连,在LED红外照明线路板(3)上设有与所述的红外灯防护罩(2)上的卡爪(7)相配的锁定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5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丝结晶器的铍铜套
- 下一篇:轨道车辆动车轮对加载跑合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