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用硬质聚氯乙烯片材挤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593.6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和;杨晓兵;李宁;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和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32;B29K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000江苏省江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硬质 聚氯乙烯 挤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片材挤出成型加工装置,尤其涉及对挤出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硬质聚氯乙烯片材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装饰领域,包括食品包装、医药包装、工具包装、服装和玩具包装等。该产品的应用对生产该产品提出了以下的参数要求,一是尺寸要求,主要是宽度、厚度偏差要求;二是外观要求;三是机械物理性能。其中尺寸要求看似简单,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片材成品在出料横向方向上厚度不均的问题,即中间厚,两边薄。对此,我们分析发现,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压延时,上、下辊筒对物料施加压力,而物料对辊筒产生反作用力,使辊筒产生变形,辊筒中部出现凹陷,由此导致产品在横截面上产生中部厚、两边薄的现象。此外,片材外观上存在流纹,以往都是通过挤出后,再进行一道光辊挤压才能消除流纹。出现流纹的原因主要是进入压辊以前的塑性片材温度在195℃左右,而压辊温度较低,造成片材表面急剧冷却固化,形成流纹;即使压辊与高温的塑性片材相互挤压接触一段时间以后,压辊带有一定温度,但金属材料的压辊在旋转过程中仍然会快速冷却,造成辊筒表面与塑性片材表面温差较大,仍会存在流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辊筒温度,从而减小辊筒与片材接触点处的温差,从而避免片材表面固化后形成流纹的包装用硬质聚氯乙烯片材挤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上压辊、下压辊,上压辊、下压辊上分别设有使其能升温并保持温度的加热装置。
上压辊、下压辊相对于各自轴线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偏转0.5~5°,上压辊、下压辊偏转方向相反。
上压辊、下压辊分别通过可调试连接机构与机架相连。
上压辊、下压辊之间的间隙为0.5~3mm。
上压辊、下压辊的辊面呈中间直径略大于两端直径的腰鼓形。
本发明在筒形的上、下压辊内部分别设置了加热装置,工作时,提高上、下压辊的温度至片材固化温度以上,这样在压延时,就不会由于压辊表面温度过低,而造成不均匀固化,最终在片材表面产生流纹。此外,上、下压辊采用轴交叉、中高度的设置方案,使得压延挤出的片材的厚度均匀一致。首先,将上、下压辊相对于各自轴线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进行偏转,使两轴成交叉状态,两轴线交叉后,中心点位置不变,增大了上、下压辊两端的间隙,使得出料间隙产生了变化。由于上、下压辊偏转的角度相同,这样尽管片材7(如图2中所示)同一面上两侧的线速度不同,在由于相反面线速度也不同,对行走速度进行了补偿,使得成品片材7的厚度均匀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上压辊,2是上压辊轴头,3是上压辊加热装置电刷导线,4是机架,5是下压辊加热装置电刷导线,6是下压辊;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7是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4、上压辊1、下压辊6,上压辊1、下压辊6上分别设有使其能升温并保持温度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采用电加热器,在上压辊1、下压辊6的内部分别设置电加热器,可通过上压辊加热装置电刷导线3、下压辊加热装置电刷导线5分别给各电加热器供电。
为克服压辊在挤压时挠度变形,上压辊1、下压辊6相对于各自轴线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偏转0.5~5°,上压辊1、下压辊6偏转方向相反。上压辊1、下压辊6分别通过可调试连接机构与机架相连。上压辊1、下压辊6之间的间隙为0.5~3mm。
此外,还可以将上压辊1、下压辊6的辊面呈中间直径略大于两端直径的腰鼓形。辊面中部鼓出部位用以补偿上压辊1、下压辊6因变形产生的挠度误差。克服片材7中间厚两边薄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和,未经李文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密度聚氨酯软泡顶衬的湿法生产工艺
- 下一篇:集束传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