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两阶段控制策略发酵生产F.solani pisi角质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620.X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吴敬;张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6 | 分类号: | C12N9/16;C12R1/12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阶段 控制 策略 发酵 生产 solani pisi 角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温度两阶段控制策略发酵生产F.solani pisi角质酶的方法,涉及环境因素(温度、pH)分阶段控制策略在发酵过程优化中的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角质酶(Cutinase)是一种多功能酶,属丝氨酸酯酶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30kD,是一种具有称作α/β水解酶折叠的共同结构框架的蛋白质,既可水解不溶性多聚体角质,也可以作用于其它长链、短链脂肪酸酯、乳化的甘油三酯和可溶性的合成酯等。除了水解反应外,角质酶还能参与酯化、转酯化等反应。因此其在纺织业、食品工业以及生物催化、化工工业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纺织工业的应用是近几年开发的新领域,它是继碱性果胶酶之后的另一种主要新型纺织品清洁生产的酶制剂。其同样可以作为棉织物生物精练处理过程中重要的酶制剂,其研制及在棉针织物精练中的应用,使另一种全新温和的绿色精练方式成为可能。角质酶在生物精练处理过程中,能有效分解棉纤维表面疏水性的角质和腊酯,使疏水性物质从棉纤维表面脱落,从而达到精练效果,而纤维本身不受到损伤,如果角质酶和碱性果胶酶混合使用处理棉纤维则效果更佳。因此,经生物精练的棉纤维能最大程度的保持纤维强度,失重小,织物手感柔软厚实,且富有弹性,并且克服了传统碱精练过程中棉纤维损失较大,强度损伤严重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
角质酶虽然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国内外迄今为止并没有工业化生产角质酶的成功实例,角质酶市场仍处于空白。本实验室通过基因手段构建的产F.solani pisi角质酶工程菌是以Bacillus subtilis作为宿主,此菌种表达量较高,通过在摇瓶发酵条件优化以及在3L发酵罐上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发酵工艺,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并且填补国际角质酶工业化生产空白,同时带来极高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基于pH分阶段控制的温度两阶段控制策略发酵生产F.solani pisi角质酶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易行,能有效地提高角质酶的产量及生产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菌种:重组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SHB 06-07为出发菌株,该菌株已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 Biotechnology,2008,28(5):59~64】公开。
菌体保持培养基(g/L):蛋白胨10,酵母膏5,氯化钠10,甘油50%(v/v)。
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10,蛋白胨12,酵母膏24,磷酸氢二钠12.54,磷酸二氢钾2.31,pH 7.5。
发酵培养基(g/L):蔗糖32.5,蛋白胨37,酵母膏24,磷酸氢二钠12.54,磷酸二氢钾2.31,七水硫酸镁4.4,pH 7.5。
培养方法:将保藏好的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回转式摇床转速200r/min,37℃,培养14~16h。将培养好的种子以4%接种量接入到3L全自动发酵罐KBT(KoBio Tech Co.,Ltd.,韩国)中,装液量1L;两阶段控制策略发酵生产F.solani pisi角质酶:菌体生长阶段:控制温度为37℃、pH 7.5、搅拌转速600r/min、通气量为1.5vvm直到菌体OD600达到12.65;高效表达阶段:当菌体OD600达到12.65,菌体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将发酵温度降到30℃、pH 6.5、搅拌转速600r/min、通气量为1.5vvm,直到发酵结束。
角质酶活性测定:取稀释适当倍数的样品900μL,加入100μL 2mol/L的NaOH溶液,混匀后于沸水浴中反应10min,立即用流动冷水冷却至室温,再向其中加入1mL间苯二酚和3mL 10mol/L的HCl,混匀后于沸水浴中反应8min,立即用流动冷水冷却至室温,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500nm处的吸光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本发明能大幅提高角质酶的产量及生产强度,产量由170U/mL提高到312U/mL,生产强度由11.74U/mL/h提高到13.2U/mL/h,并能够减少发酵液中杂蛋白的含量,提高了产品纯度和下游提取时的效率,并且减少了能耗,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弥补了角质酶工业化生产的空白,推动了角质酶在棉纺织业的应用,从而促进纺织工业的发展。
本发明采用基于pH分阶段控制策略的温度两阶段控制策略在3L罐上发酵达到先进水平,并且对其它的重组菌的发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下部车身结构
- 下一篇:液态β-淀粉酶制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