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良食味水稻的育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23216.4 申请日: 2008-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1268757A 公开(公告)日: 2008-09-24
发明(设计)人: 王才林;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凌;林静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4;A01H5/00;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素卿
地址: 210014江苏省南京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优良 水稻 育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优良食味水稻的培育方法,属水稻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稻米品质作为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越来越受到育种工作者与消费者的关注。2000年以来,江苏省粳稻育种的目标从高产、优质、多抗转向优质、高产、多抗,优质成为江苏省粳稻育种的首要目标。因此,各育种单位都十分重视稻米品质的改良,注意选用优质材料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在分离世代中加强对稻米品质的筛选鉴定,取得了显著成就。2000-2008年育成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粳稻新品种(组合)数逐年上升,共育成56个优质粳稻新品种(组合)。然而,这些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面积并不大。据统计,2006年在生产上年推广应用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品种只有徐稻3号、武粳15、徐稻4号、宁粳1号、镇稻99、武运粳7号、武香粳14、武粳13、盐稻8号、扬辐粳7号等。相反,武育粳3号虽然品质达不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但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面积仍然较大。究其原因,多数品种的食味品质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主要原因之一。分析56个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以上粳稻品种的品质状况可知,品质达国标一级的粳稻品种仅8个,达国标二级的粳稻品种(组合)也只有17个。尤其是食味品质欠佳,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优质品种,这已成为制约我省优质粳稻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淀粉中直链淀粉的相对含量是决定米饭质地和食味的重要因素。直链淀粉含量低,米饭粘软,外观油润,有光泽,冷不回生,适口性好;反之,则米饭质地硬,粘性小,蓬松干燥,光泽差(Zhu C L,et al.Sci Agric Sin.2004,3(2):81-88)。暗胚乳突变是水稻低直链淀粉突变的主要类型,携带该突变位点的水稻品种其胚乳外观呈云雾状、乳白色,透明度略差,其米饭质地粘软,表面光泽透亮,综合了糯米的柔性和粳米的弹性,冷饭不硬,食味品质极佳。

日本历来重视稻米品质,生产上推广的粳稻品种如“越光”等,无论外观品质或食味品质均堪称一绝。日本水稻育种家已利用暗胚乳突变基因育成了大量食味品质优良、直链淀粉偏低的水稻品种,如关东194、Milky Queen和New-hikari等(Sato M et al.Jpn J Breed,1996,46(supp.1):221;Tomit K et al.Bull Fukui Agr Exp Sta Series,2007,44:1-20.)。因此,利用日本优质粳稻资源改良江苏高产粳稻的品质,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发明一种高效的暗胚乳突变基因的转育与选择鉴定方法,聚合抗病、优质、高产基因于一体,是本发明的宗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优良食味水稻培育方法,采用高效的暗胚乳突变基因的转育与选择鉴定方法,聚合抗病、优质、高产基因于一体,获得优良食味水稻品种。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优良食味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1)选用Wx位点上基因型为Wx-bWx-b的江苏高产粳稻品种武香粳14为母本(♀)与暗胚乳突变基因型为Wx-mqWx-mq的优质粳稻品种关东194为父本杂交配组(其中Wx-mq相对于Wx-b为隐性遗传);

2)种植F1、F2、F3,成熟后全部单株混收;

3)F4开始选择株高100~110cm、每株8~10穗、每穗130~150粒的单株;

4)F5开始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各世代在农艺性状稳定的小区移栽后30天采取单株叶片2~3片,用SDS法提取DNA,用CAPS标记序列进行PCR扩增:

正向序列为TGTGGCTGAGGTAGGAGCA,

反向序列为AACGCATCTGGTTGTCTTTGT;

PCR反应体系:模板DNA 10ng/μl 1μl;引物对4pmol/μl 0.8μl;10×缓冲液1μ1;MgCl2(25mM)0.6μl;dNTP(2.5mM)0.2μl;Taq酶5U/μl 0.1μl;ddH2O 6.3μl;反应总量10μl。PCR反应在MJ Reseach PTC-200热循环仪上进行,反应程序包括:94℃预变性5min,每个循环94℃变性30sec,52.2℃退火30sec,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12℃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