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散发型汽车内饰件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3327.5 | 申请日: | 200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锡忠;崔益华;汪家宝;沈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5/04;B29C47/00;B29B9/12;C08K3/34;C08K3/26;B29L3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29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发 汽车 内饰件 专用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散发型汽车内饰件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作汽车内饰件的低气味散发级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加工工艺主要有如下2种方式。
1、添加吸附剂
该方法主要是在聚丙烯添加活性炭、多孔二氧化硅、多孔氧化铝、多孔分子筛等吸附剂,并通过螺杆挤出机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挤出造粒。这种方式制得的产品存在吸附平衡的问题,在较高的温度下平衡向解吸附的方向移动,造成小分子挥发物的散发。
2、脱挥
主要是利用专业的脱挥设备与工艺在聚丙烯聚合过程中进行脱挥。在聚合过程中脱挥,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其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局限,并且成本较高,不易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就是目前的聚丙烯(PP)复合材料气味散发性高及现有的低散发型汽车内饰件专用料存在的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散发型汽车内饰件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低散发型汽车内饰件专用料包括下列组分:
(1)聚丙烯 80~90质量份;
(2)超细滑石粉 10~20质量份;
(3)低分子有机物驱除剂 1.0~3.0质量份;
(4)抗氧剂 1.0~2.0质量份;
上述低分子有机物驱除剂是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镁、水、沸点低于200℃的脂肪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上述超细滑石粉的粒径为0.5~10μm。
上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DLTP、抗氧剂385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PP与低分子有机物驱除剂、抗氧剂在300~5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混合3~5分钟;
2)加入超细滑石粉在300~5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混合5~10分钟,得到预混料;
3)将预混料经挤出机三级真空挤出造粒即得成品。
前述三级真空挤出造粒系常规工艺。
本发明所制得的低散发型汽车内饰件专用料具有气味散发性低,成本低,表面光泽度高,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能、强度及韧性,并且熔体流动性好,可广泛用于汽车内饰件的生产。
经检测,采用本发明所述之配方及工艺制得的低散发型汽车内饰件专用料的性能如下:
比 重 0.90~1.05
断裂伸长率 100~400%
抗拉强度 25~28MPa
抗弯模量 1.6~2.0GPa
抗弯强度 38~48MPa
无缺口Izod冲击强度 450~750J/m
熔融指数 45~60g/10min
总碳值 ≤50μgC/g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述配方备料:
①聚丙烯 80质量份;
②超细滑石粉(粒径0.5~10μm) 20质量份;
③低分子有机物驱除剂(异丙醇/水) 2.0质量份(比例3∶1);
④抗氧剂1010 1.0质量份;
先将PP与异丙醇、水、抗氧剂经过低速300~500转/分范围内混合3分钟,再加入超细滑石粉经过低速300~500转/分范围内混合8分钟,得到预混料,将该预混料经挤出机在三级真空条件下挤出造粒后,得到低散发型汽车内饰件专用料。
所制得的专用料经检测性能如下:
比 重 1.02
断裂伸长率 276%
抗拉强度 25.45MPa
抗弯模量 1.8GPa
抗弯强度 43MPa
无缺口Izod冲击强度 702J/m
熔融指数 45g/10min
总碳值 23.91μgC/g
实施例2
按下述配方备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