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复合床水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3466.8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陆剑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圣卡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薛伯奇 |
地址: | 210042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复合 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复合床水处理工艺,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中低度污染的水体如富营养化地表水、城市中水、湖泊景观水等,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化学氧化法、微生物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吸附处理技术目前多采用活性炭和改性粘土等作为吸附材料,并根据所处理原水的浊度大小和产生嗅味物质的浓度调整投加量,利用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实现净水效果,该技术对有机物(COD)的去除率可达60%~70%,但吸附材料或者使用周期短,或者难以回收再利用,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不适合于大规模水体处理过程。同时,吸附处理对氨氮的去除作用总体较差,不适用于高氨氮含量的富营养水体。
化学氧化处理目前常采用氯、高锰酸钾和臭氧等作为氧化剂或利用紫外光结合光触媒的氧化作用,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由于氯化氧化容易导致新的卤化有机物的生成,且易与重金属盐结合,因此可能导致出水的毒理学安全性下降。高锰酸钾、紫外光和臭氧氧化预处理虽然能够有效降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但对水中的氨氮以及毒性(包括重金属离子)物质没有明显的去除能力,同时这三种方法均会导致出水氯化后的致突变活性大幅度提高,同样降低了用水的安全性。
针对物理与化学方法对水中氨氮无法有效去除的缺点,近年来各种生物处理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低度污染水的处理过程中。国内外目前大多采用构建生物膜的方式进行生物处理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目前研究较多、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膜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生物滤池反应器。生物滤池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达10.4~43.1%,对氨氮去除率达81~99%,同时可降低出水的浊度、色度,并对铁、锰等重金属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生物滤池反应器的特点是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污染物去除率较高,但总体负荷较低,占地面积大,且微生物载体的比表面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率。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用于污水处理)和生物滤池之间的水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去除率约为20%,氨氮去除率80%左右。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处理能力较大,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适应性,污泥生成量较少,但由于填料间水流缓慢,生物膜更新速度慢易引起堵塞,维护管理不便,且填料昂贵,系统投资费用较高。
综上所述,微生物膜处理技术在中低度污染水处理中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但单一技术的应用显然具有处理时间长、处理量小,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维护复杂,管理不便等缺点。研究者们也已经意识到生物膜处理本身并不能使污染物真正完全脱离水体,必须通过脱除污泥的方式将污染物从水中移除,而要将污泥完全从水体中移除成本巨大。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可将生物膜技术和其他水处理技术综合应用,以实现中低度污染水的大规模生态化处理。与此有关的综合处理技术是主要应用于工农业和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的人工湿地净化技术。
人工湿地主要由基质和水生植物组成,通过基质过滤、吸附,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净化,充分利用了系统中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率较高,一般BOD的去除率约为85~95%,COD去除率在80%以上,N的去除率可达60%,P的去除率90%以上,对农药类、细菌总数以及重金属离子等的去除率90%以上。而且人工湿地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廉,易于维护,效益显著。
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季节性差异显著;生态系统脆弱,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处理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约为传统污水处理系统的3~5倍;维护不当容易产生淤积、阻塞现象,使水力传导性下降,降低其处理效果和运行寿命;生物量后续处理困难,植物体死亡后形成的腐殖质依然留存于水体中,从而容易形成滞后累积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生物膜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和微氧水处理等技术的优势,具有良好水质适应性、耐候性,低能耗、无二次污染且具有较高操作弹性的生物复合床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生物复合床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被污染的水以潜流方式连续或间歇式进入,经过多孔填料、微生物、植物和微孔曝气管的共同作用被净化,其中多孔填料为植物提供生长基;多孔填料和植物根系附着大量微生物,并富集污染物以维持微生物养料浓度;压缩空气通过微孔曝气管释放,清理填料间隙,为微生物提供氧气;微生物将污染物降解和转化形成代谢产物,部分随空气排出,部分被植物吸收形成植物有机体;最终人工采收植物使污染物单向脱离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圣卡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圣卡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结性树脂组合物和层积体
- 下一篇:热成型材料容器吹制机的模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