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秋葵秸杆制备天然纤维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23505.4 申请日: 2008-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1260568A 公开(公告)日: 2008-09-10
发明(设计)人: 张明芮;刘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 张明芮
主分类号: D01D1/00 分类号: D01D1/00
代理公司: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晖
地址: 241000安徽省芜湖***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秋葵 秸杆 制备 天然纤维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植物的秸杆的制备天然纤维的方法,特别属于以黄红秋葵秸杆为原料制备天然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秋葵,别名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等,属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于非洲、中东、印度、斯里兰卡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现在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引种。人们对黄秋葵的关注是基于它的营养价值,黄秋葵的嫩果、叶片、芽、花皆可食用。它的干种子还能提取油脂和蛋白质,亦可作咖啡的代用品或添加剂。其花、种子和根均可入药。对恶性疮瘤均有疗效。黄秋葵的营养丰富,幼果中含有大量的粘滑汁液,具有特殊的香味。其汁液中混有果胶、牛乳聚糖及阿拉聚糖等。它的果胶为可溶性纤维,在现代保健新观念中极为重视,是一种新世纪理想的高档绿色营养保健蔬菜,素有蔬菜王之称。

多年来,国内外对秋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秋葵果实的食用、药用、保健等价值,而其秸杆高大、粗壮,高株品种高达2至3米,矮株品种也达0.5至1米,秋葵秸秆由韧皮和茎杆两部分组成,茎杆外部的韧皮组分中纤维含量高达70%以上,其余为胶质,将胶质从秸杆中分离出来,就可制备天然纤维。

天然纤维基本上存在以下几种脱胶工艺: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胶质。微生物脱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种途径是将某些脱胶细菌加在韧皮上,细菌利用韧皮中的胶质作为营养源而大量繁殖,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产生的酶来分解胶质。另一种途径是将能脱胶的细菌培养到细菌的衰老期后产生大量粗酶液,粗酶液可用来浸渍韧皮,也可将其提纯浓缩为液剂或粉剂,再将酶剂稀释在水中,浸渍韧皮进行脱胶。

化学脱胶方法:化学脱胶是根据韧皮中纤维和胶质成分化学性质的差异,以化学处理为主去除胶质。化学脱胶可以去除韧皮中的绝大部分胶质,达到脱胶的要求。

闪爆的方法:利用在韧皮原纤之间的高压过热水在外压突然下降时气化膨胀,把原纤分离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韧皮中的水分子及各组分吸收高热能量,使半纤维素降解成可溶性糖,将高压水蒸气渗入到纤维素分子内部与纤维素内部羟基形成氢键,同时木质素软化和部分降解,与纤维连接强度降低,为闪爆过程提供选择性的机械分离。当突然卸压时,吸附在纤维素内孔及间隙的水蒸气瞬间冲出,使纤维分离。

经过合适脱胶工艺的韧皮纤维基本上能达到纺纱和织布的要求,若对纤维或其织物进行功能化改性可赋予织物独特的功能,天然纤维的功能化改性方式通常为化学接枝改性或涂层整理改性。目前,国内外对功能型织物的开发研究日趋激烈,有学者对玉米秸杆纤维素与3-氯-2-羟基丙磺酸钠反应制备了改性玉米秸杆纤维,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染料及金属离子的能力显著增强,且易于再生;Samal等学者采用不同试剂处理菠萝纤维,达到了纤维表面改性的效果,纤维的疏水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Mohanty等分别选用硫酸铈铵、硫酸铜和碘酸钾混合物作为引发剂,在水介质中系统研究料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腈与菠萝叶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用于改善纤维的热稳定性。

织物的高吸湿透湿功能是功能化改性的一个研究热点,高吸湿透湿织物增加了吸水排汗速度,织物干爽保暖,舒适度提高,是一种极为流行的面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接枝共聚是纤维素纤维获得高吸湿性能重要的改性方式。有学者研究表明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类、丙烯腈类单体都可获得良好的吸水性能;禹雪晴等人羟乙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获取高吸水改性纤维素。秸秆纤维即为纤维素纤维,对秸秆纤维的接枝共聚改性可望使其获得高吸湿透湿功能。

中国专利CN1924121A公开了天然可纺纤维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黄秋葵纤维,但是上述工艺的处理时间长,同时使用特殊的软化剂,不利于秋葵纤维的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时间短的以秋葵秸秆为原料制备天然纤维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利用秋葵秸秆制备天然纤维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a)预处理工序:在秋葵秸秆中加入水及重量浓度70-98%硫酸,室温浸泡1-1.5小时后,再用水洗至中性,秋葵秸秆与水及硫酸的重量比为1∶10-20∶0.015-0.03;

b)生物提取工序:在预处理工序处理好的秋葵秸秆中加入生物酶、渗透剂、尿素、水,在50-60℃的条件下反应4-5小时,再用打水机打洗5-10分钟即可,秋葵秸秆与生物酶、渗透剂、尿素、水的重量比1∶0.1-0.15∶0.01-0.05∶0.01-0.05∶10-20;

所述的生物酶为BTM,由上海东风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其活力指标大于3000BSU/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芮,未经张明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5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