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胸腔引流针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3689.4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325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胸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针,适用于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的引流治疗,同时也可应用于胸腔积液的引流治疗。
背景技术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根据脏层胸膜破裂的不同情况及其气胸发生后对胸腔内压力的影响,自发性气胸通常分为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以及外科治疗。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进行抽气或闭式引流,当患者肺功能比较差或者大量气胸时,尤其发生张力性气胸时,必须迅速开展有效的气胸闭式引流治疗。多数情况下,气胸患者需要进行持续性胸腔闭式引流。少数情况下,若经水封瓶引流后未能使胸膜破口愈合,肺仍不能复张,可在引流管后加用负压吸引装置进行引流。
而实施引流则需要使用胸腔引流针插入胸腔,将胸腔内的气体排出,目前临床还是使用钢质针进行胸腔引流,可能由于肌肉组织堵塞针孔出现穿刺失败,也可能胸腔气体的不断引流,肺组织扩张触及针尖而触发新的气胸,由于唯恐针尖对扩张肺组织的损伤,常常只能提前结束气胸的引流,使得气胸的引流不彻底。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申请人提出了专利申请号为00101402.1的一种一次性心包胸腔穿刺针,主要适应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的引流,也可以应用于气胸的穿刺引流。由于气胸的引流与胸腔积液的引流的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张力性气胸的治疗需要在针尖一进入胸腔,就让胸腔内的高压气体迅速及时排出体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的引流治疗,同时也可应用于胸腔积液的引流治疗的一次性胸腔引流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胸腔引流针,包括引流导管、引流导管接口座、引流导管管接头、针芯接口座、针芯,所述的引流导管接口座与引流导管管接头连接,所述的针芯穿透引流导管管接头内的橡胶块,并插于引流导管内,所述的针芯接口座上设有与其密封、且可拆卸的针芯接口座端盖,所述的引流导管接口座内设有空腔,引流导管接口座上设有与其连接并延伸至外界的、且与引流导管连通的侧引流导管,侧引流导管与引流导管接口座连接的一端处于该空腔的前端,侧引流导管的尾端设有至少一个接口,该接口上设有与其连接的应急端盖,所述的应急端盖为单向气体阀。
此项中引流导管接口座上设有与其连接并延伸至外界、且与引流导管相连通的侧引流导管,这样设置患者胸腔内的气体可在针芯退至引流导管接口座处时便能从侧引流管排出,需要的时间短,而且能迅速将患者胸腔内的高压气体排出,还有助于减少这些患者穿刺部位附近出现皮下气肿的危险;引流导管接口座内设有空腔,侧引流导管与引流导管接口座连接的一端处于该空腔的前端,这样侧引流导管与引流导管的距离最近,有助于排气的速度的提高;侧引流导管的尾端设有至少一个接口,该接口上设有与其连接的应急端盖,这样设置可保证迅速排气,有助于张力性气胸的紧急抢救,另一方面可防止外界的空气在吸气时进入患者胸腔,保证了无菌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针芯接口座的侧边设有针芯把,该针芯把与针芯的针尖处于同一平面,该针芯把确定了针芯的针尖斜面的朝向;所述的侧引流导管尾端的接口为锥形口,且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应急端盖与侧引流导管接口的连接端设有内螺纹;应急端盖内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一端与侧引流导管尾端的接口相通,另一端与具有伸缩性的薄壁橡胶管连接;侧引流导管与应急端盖之间呈径向锥度及螺纹连接。
此项中针芯接口座的侧边设有针芯把,该针芯把可以判断针芯的针尖斜面的朝向,这样设置便可方便医护人员操作时调整针芯上针尖斜面的朝向,能有效地控制针尖斜面始终保持在与肋间平行的平面,从而减少进针时针尖损伤肋间血管的可能性,应急端盖为单向阀则能保证气体只能从患者胸腔内排出,而不能从应急端盖处进入患者胸腔。
此项中侧引流导管尾端一般设有两个接口,一个接口与应急端盖连接,另一个接口与端盖管接头连接,该端盖管接头的尾端设有橡胶垫,这样设置后,可借助端盖管接头进行胸腔药物注射。
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导管的前段较细,其周面上不同平面上分布有多个孔,且具有长度刻度标记。引流导管的前段较细是为了利于进针时引流导管前端能随针芯顺利进入胸腔,引流导管周面上不同平面上分布有多个孔则不容易被脏层及壁层胸膜或其他物质堵塞,以利于胸腔气体排出,引流导管上设有长度刻度标记是为了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了解导管插入的深度,所述的侧引流导管上还设有控制夹,可在关闭控制夹后取下应急端盖,进行接上外引流管等操作,也有助于患者经过排气后继续对其暂时停止引流后进行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平,未经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