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舰船气调保鲜用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3996.2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戴枫;闫辉;高中学;过志梅;张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三南 |
主分类号: | B63J2/00 | 分类号: | B63J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91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舰船 保鲜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具体说,是用来控制舰船上的气调保鲜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只有陆用气调保鲜设备及控制系统,尚未见到有关舰船用气调保鲜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报道。陆用气调保鲜设备的控制系统由空压机电控部分、冷干机电控部分、制氮机电控部分、乙烯脱除机电控部分、二氧化碳电控部分、加湿器电控部分、通风机电控部分、库压平衡电控部分和氧气及二氧化碳检测仪组成。虽然采用这种控制系统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但由于各设备的控制系统相对独立,用户再使用过程中需根据设备间的启停连锁关系来人为地操作各设备。例如,操作人员需定期用氧和二氧化碳检测仪检测气调库内的气体氧含量,当氧含量超标时要启动设备,用产生的氮气置换库气,以达到冷库内的食品保鲜要求,这就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打开管道上的进、排气阀门,再通过供电箱给空压机、冷干机、制氮机供电,然后分别按时间先后顺序开启冷干机、制氮机和空压机。制氮、降氧的过程需要数小时,操作人员又需要用检测仪定时检测。当库内气体氧含量达到要求时,需按时间先后顺序关闭空压机、冷干机和制氮机,待停机结束后,再手动关闭管道上的阀门。由此可见,各电控部分分散,不仅整个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而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工作效率低。又由于各电控部分分散,各电控部分间没有连锁关系,给设备和操作人员带来了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舰船气调保鲜用自动控制系统。这种舰船气调保鲜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易操作,工作效率高,设备和操作人员无不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舰船气调保鲜用自动控制系统特点是含有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5)、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6)、第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7)、触摸屏(7)、通讯接口(14)、受控设备(8)、温控器(9)、开关电源(10)、第一检测元件(12)、第二检测元件(13)、第三检测元件(18)、传感器变送盒(11)和外部电源(1),触摸屏(7)借助通讯接口(14)和电缆与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5)、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6)和第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7)相连;其中的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5)和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6)的一侧输出端借助导线分别与受控设备(8)相接,受控设备(8)通过两个断路器(3、2)和导线与外部电源(1)相连接,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5)通过两个断路器(4、2)与外部电源(1)相接,温控器(9)通过两个断路器(5、2)与外部电源相连,开关电源(10)通过两个断路器(6、2)与外部电源(1)相接,传感器变送盒(11)通过导线分别与开关电源(10)和第一检测元件(12)相连,第二检测元件(13)、第三检测元件(18)和传感器变送盒(11)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7)和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5)的输入端相连接。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三南,未经戴三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重缓释抗癌凝胶注射剂
- 下一篇:水溶性微交联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