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在植物的电磁育种上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4262.6 | 申请日: | 200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缪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同春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H02N6/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长江路7号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发电 系统 应用 植物 电磁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在植物的电磁育种上的方法,属于农林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三十年来,人类将植物体放置在电磁育种装置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场中,选择出许多经过电磁场一定时间和强度的处理后、出现了新的性状的、遗传性已发生变异的植物个体,然后进行单株繁殖,并通过人工选择,进行定向培育,已培育成功许多有益于人类的植物新品种,促进了农林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电磁育种装置只能从固定的常规供电网接入电流,不能远距离携带电磁育种装置到野外的农田、果园或园艺场去挑选合适的植物个体去进行现场的电磁育种,使开展这项科学实验的工作产生了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充分发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独立性强、移动性好、携带方便的特点,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太阳能资源在野外就可以进行植物的电磁育种,扩大了植物的电磁育种的科学实验地域和使用范围。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适合用于植物的电磁育种装置连结组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直流电或交流电通过植物的电磁育种装置形成电磁场,引起植物体(植株或种子或叶片或茎杆或根系)生活环境中电磁强度的变化来诱发植物细胞出现基因突变,将经过电磁处理的农林植物集中种植和管理,发现其中遗传性状出现变异的单株,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定向的人工选择,从而培育出新的植物品种来提高农林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的新方法。使用直流电的电磁育种装置接受从太阳电池方阵通过导电线、控制器输入的直流电,使用交流电的电磁育种装置接受从太阳电池方阵通过导电线、控制器、逆变器输入的交流电。
本发明中可供采用的太阳电池方阵的种类有: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重量轻、厚度薄的薄膜太阳电池,有柔性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成本低廉的仿生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本发明中可供采用和设计的电磁育种装置的种类有:电磁网、电磁盆、电磁箱、电磁盘、电磁帽、电磁垫、电磁夹、电磁绳、电磁针、电磁棒、磁化水、磁化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水稻种子的乳熟期,在水稻田选种圃里的水稻植株的上方20厘米处架设电磁网,在水稻田埂上或稻田旁架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供电,当电磁网通电产生电磁场后,经过十天以上的电磁处理,待水稻的种子完熟后,选择结实率高的、穗大粒多的水稻单穗,进行单独收获、单独脱粒、单独留种,第二年单独播种,建立株行圃,继续观察水稻植株的变异性状,定向培育出耐寒性更强的、米质更好的、产量更高的粳稻新品种供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目前,东北大米在华东地区十分畅销。
实施例二:
在葡萄植株上结出的浆果的幼果期,用电磁绳轻轻绕捆在葡萄枝蔓的外部周围,在葡萄园旁有阳光的地方架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供电,当电磁绳通电产生电磁场后,经过十天以上的电磁处理,第二年用经过电磁处理的葡萄枝条扦插育苗,第三年观察枝条上有没有发生芽变,进而培育出浆果更大的、味道更加香甜的葡萄新品种。
实施例三:
用电磁针插进菊花的半木质化茎杆,用随身携带的太阳能光伏供电盒通过导电线向电磁针供电产生电磁场,每天对菊花植株进行电磁处理二个小时,然后进行菊花单株的选种和无性繁殖,连续观察和培育三年,定向培育出花大色美、清香宜人的菊花新品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同春,未经缪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4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