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轴连杆运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4952.1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柴立平;石海霞;宫恩祥;何玉杰;胡敬宁;姜漫;程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21/18 | 分类号: | F16H21/18;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连杆 运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中型往复泵、压缩机旋转往复式传动机构,尤其是机构的动力润滑连杆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往复泵的传动部分包括曲柄连杆机构转变为十字头沿滑道的往复直线运动。如图1所示,对较大功率的传动端采用强制润滑机构对传动曲轴1、连杆2、十字头3、机体滑道4等零部件进行润滑,以保障传动部分可靠性。润滑方向的先后次序通常是首先从轴端向曲轴1的中心输入润滑油,润滑油再依次通过连杆2、十字头3、机体滑道4等部件及其接触部位,即润滑油的润滑方向为沿动力传递元件的连接顺序方向进行,具体讲就是润滑油从曲轴1的中心孔分别进入传动轴磨擦面、经连杆2的大头中心孔至连杆2的小头后润滑十字头3的衬套(销)磨擦面。这种润滑方式中各个分支润滑线路长且不等,润滑油的油压经连杆2的大头轴瓦损失大,导致末端润滑效果不佳,即连杆2的小头一端的十字头3的衬套(销)磨擦面处的润滑无法满足要求。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由曲轴一端输入润滑油的方法也称正润滑,此种润滑路程长,十字头3基本不在压力润滑状态且润滑油输入口一端为要求动密封,这样就十分容易出现泄漏,且动密封的成本高、结构也较为复杂。另外,在曲轴采用三曲拐两支点形式的情况下,其材质通常为优质合金钢制成,在曲轴1上开设压力油孔将会使曲轴整体强度和疲劳强度大大降低,由于十字头3一端的润滑环境恶劣,传动过程中设备将会出现明显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曲轴连杆运动装置,该机构可改善和提高各转动或直线运动的部件间摩擦处的润滑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曲轴连杆机构位于壳体内,曲轴连杆机构包括将曲轴的轴颈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十字头销轴与十字头转动连接,十字头位于滑道作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润滑油的主进油管穿过壳体与滑道上开设的油路相连,滑道上的油路依次连通十字头的油路、连杆内的油路至曲轴的轴颈与连杆的连接轴瓦处摩擦面。
本发明的曲轴、连杆、十字头联锁在往复式传动装置中采用的润滑方向是逆着动力传动的方向,即采用倒强制润滑机构,具体讲就是压力润滑油沿机座壳体进入十字头至十字头销至连杆大头轴瓦进行润滑。提供的这种倒强制润滑方案,正好与现有技术中的润滑油走向相反,克服了曲轴一端输入润滑油时输油口密封易漏的缺陷,比现有技术中的曲轴一端输入润滑油润滑路程明显减少,这样到达每个润滑点的线路最短。十字头40始终处在压力润滑状态,曲轴不必沿轴长方向开设几乎贯穿曲轴的油孔,提高了曲轴承载能力。由于润滑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多缸泵中采用本发明可以确保各摩擦副处的润滑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有利于提高泵易损件寿命,噪声振动也有效地得以降低;泵连续可靠运转时间大幅度提高。当通过对泵结构、工艺、材料的改进,使同样行程的往复泵的额定柱塞推力提高50%以上,从而使泵速降低30%以上,可用于柱塞推力超过7吨和进口压力较高的曲轴连杆运动系的动力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曲轴连杆运动装置的曲轴连杆机构位于壳体60内,曲轴连杆机构的曲轴10的轴颈与连杆20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20的另一端通过十字头销轴30与十字头40转动连接,十字头40位于滑道50作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润滑油的主进油管70穿过壳体60与滑道50上开设的油路51相连,滑道50上的油路51依次连通十字头40的油路41、连杆20内的油路21至曲轴10的轴颈与连杆20的连接轴瓦处摩擦面。
所述的滑道50上的油路51垂直于滑道50的方向进入其内部,所述的十字头40的油路41为沿十字头40中段外壁上开设的凹部,见图3,该凹部沿移动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其行程,油路51的出油口位于该凹部的行程范围内,该结构能够实现在十字头40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始终能将润滑油输送到摩擦副处。
用于连接十字头40和连杆20的十字头销轴30的内部有贯通其轴向长度的通孔31,通孔31与十字头40的油路41相连且与连杆20内的油路21连通,如图3所示。
所述的滑道50和十字头40的截面形状是为圆形,这样便于实现密封以确保润滑油的油压,滑道50和十字头40采用圆截面配合时其尺寸和公差都便于加工保证,通过对十字头40和滑道50配合面之间设置密封圈,使十字头往复运动时,动力润滑油压力保持稳定,润滑效果显著,对泵进口增压式机构更为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4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活动门框驱动刹车的安全旋转门
- 下一篇:平开全密封塑钢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