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门的防撞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5040.6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南;高发华;王灿军;高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3/70;B60J5/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重视。众所周知,汽车在正面碰撞、偏置碰撞与侧面碰撞过程中,如果车门结构的变形过大、开启困难那么将会严重威胁到司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尤其对于小排量轿车而言,车身结构设计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大排量汽车同样的碰撞法规要求,对于车身结构设计一定要考虑当车门受到撞击时,通过一些结构的设计来减轻门的变形程度,从而能减少汽车撞击对车内乘员的伤害。目前这一项技术还处于发明阶段。
为了减缓碰撞过程中车门结构的变形,目前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门上增加防撞板或防撞杆结构,以此来改善门的抗碰撞强度和刚度,增加车门的缓冲能力。但防撞杆与防撞板结构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防撞杆在其总成与车门内板相连接部分的强度和刚度往往很难匹配,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连接件严重变形或失效,从而影响碰撞后力量的分散与传导,威胁司机与乘客的安全;而防撞板的开口截面如果设计的不科学,那么整个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撞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结构力学原理在汽车车体结构上的具体应用,考虑到碰撞后力量分散的理念,设计出了这种防撞螺栓的特殊结构,它加强了车门的防撞能力,并把碰撞能量导入车门底部,尽量减少门的变形,保持车身的完整性,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员不受伤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汽车在正面碰撞、偏置碰撞与侧面碰撞过程中,容易导致车门变形、开启困难从而影响碰撞后力量的分散与传导,严重威胁司机与乘客生命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括为在传统车门构造中加上一个防撞螺栓结构,用以加强车门强度,进而提高撞击时车门的防撞抵抗力,尽量减少门的变形,降低侵入量,增强安全保障。从而保护乘员不受伤害,该螺栓通过与车门内板上的焊接螺母相配合从而与汽车车门相连接,而侧围与之对应的位置开有大小合适的孔,当汽车在发生碰撞的时候,防撞螺栓便会与侧围上的孔边缘相抵,根据结构力学原理,该结构能够在碰撞的过程中弥补防撞板或防撞杆的不足,有效的加强车门的防撞能力,并把碰撞能量导入车门底部与侧围部分,尽量减少门的变形,保持车身的完整性,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员不受伤害。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结构,包括防撞螺栓,焊接螺母,车门内板和侧围外板,其中车门内板上设有焊接螺母,防撞螺栓与焊接螺母配合从而与车门内板连接,侧围外板与螺栓的对应位置开有孔,防撞螺栓的一端伸入该孔内。
其中车门内板上可加设车门加强板,防撞螺栓通过与焊接螺母配合从而与该车门加强板连接。
侧围外板上可加设侧围加强板,该侧围加强板上也设有孔,防撞螺栓伸入侧围外板的所述一端伸入该孔内。
所述孔的孔径可以与防撞螺栓的外径相同,即防撞螺栓与所述孔相接触;所述孔的孔径也可以大于防撞螺栓的外径,且根据碰撞预期设置合适大小孔径。
本发明是在了解了碰撞最根本原理——力的传递方面,通过设计一种新的结构,把碰撞产生的力量导入车门底部与侧围部分,这样做的优点就是尽量减少门的变形,最大限度的保证乘员生存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能够在汽车前部的正面碰撞、偏置碰撞或侧面碰撞中,具有良好的纵向刚度和抗弯刚度,加大车门板的抗撞强度,具有很好的载荷传递路径,受力均匀,在侧面碰撞时,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能够减小车门的变形,还能够增强车门的静态抗压能力;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更换、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装配结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侧围加强板(1)、侧围外板(2)、车门加强板(3)、焊接螺母(4)、防撞螺栓(5)、车门内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近一步的说明:
汽车防撞螺栓(5)通过与车门内板(6)上的焊接螺母(4)相配合从而与汽车车门总成相连接,而侧围外板(2)和侧围加强板(1)上开有大小合适的孔,当汽车在发生碰撞的时候,防撞螺栓便会与侧围上的孔边缘相抵,根据结构力学原理,该结构能够在碰撞的过程中弥补防撞板或防撞杆的不足,有效的加强车门的防撞能力,并把碰撞能量导入车门底部与侧围部分,尽量减少门的变形,保持车身的完整性,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车内人员不受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识别启动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独立性边际损耗定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