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蚕用氟苯尼考胶囊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25532.5 申请日: 2008-05-07
公开(公告)号: CN101264067A 公开(公告)日: 2008-09-17
发明(设计)人: 柴秀萍;秦美云;周建群;金山;夏永泽 申请(专利权)人: 柴秀萍;秦美云;周建群;金山;夏永泽
主分类号: A61K9/48 分类号: A61K9/48;A61K31/165;A61K47/26;A61P31/04
代理公司: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趁新
地址: 224002***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蚕用氟苯尼考 胶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蚕药,特别是一种蚕用氟苯尼考胶囊。

背景技术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蚕病的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家蚕细菌性病害的破坏,使蚕农在生产中很难控制,导致蚕茧大幅减产,乃至于无收,茧丝质的降低使蚕农利益严重受损。因此,蚕病的防治是养蚕业中的重要环节。目前,药物防治是家蚕细菌性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而过去长期使用的防治效果显著的蚕用氯霉素已被列入动物禁用药物,现通常采用诺氟沙星和红霉素,但由于红霉素水溶性较差、质量不稳定,防治效果不甚理想,难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诺氟沙星则因自身的防治效果较差,很难以达到杀灭家蚕细菌的目的。

氟苯尼考又称为氟甲砜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具有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使用安全等特点,已先后在日本、挪威、法国、英国、奥地利、墨西哥和西班牙等国注册,我国于1994年4月批准上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一级新兽药,现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猪、牛、鸡和鱼的细菌性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效果好、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的蚕用氟苯尼考胶囊,以增强家蚕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氟苯尼考原粉和增溶助剂,以1∶2~3的配比,混合均匀后,计量装入胶囊内。

所述的增溶助剂为葡萄糖粉。

上述氟苯尼考原粉和增溶助剂的配比为3∶7。

本发明所述的蚕用氟苯尼考胶囊,其使用方法为:将胶囊内容物溶入常水中,搅均,配制成50~100μg/ml浓度的药液,以1∶10~20的重量比喷于桑叶叶面上,三龄蚕饷食起每日添食1次,四龄蚕每日添食1~2次,五龄蚕添食3~4次;发现病蚕时,每隔8小时添食1次,连续添食,直到病愈为止。

本发明所述的蚕用氟苯尼考胶囊对家蚕常见细菌性败血病预防和治疗试验:

一、试验样品:

蚕用氟苯尼考胶囊,配制成500μg/ml、200μg/ml、100μg/ml、50μg/ml、25μg/ml;

氯霉素原粉,配制成1000μg/ml、500μg/ml、200μg/ml、100μg/ml、50μg/ml;

红霉素原粉,配制成500μg/ml、200μg/ml、100μg/ml、50μg/ml。

二、试验动物:

箐蚕:箐松×皓月(由江苏省蚕种公司提供)杂交5龄3~4天。

细菌:黑胸败血病菌、青头败血病菌(由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生理病理研究室保存复壮)使用前转接1次。菌液配制一支菌种加无菌水20ml,搅匀备用,培养基为牛肉膏细菌培养基。

三、试验方法与结果:

1、体外抑菌试验。

方法:将培养基溶化至不烫鼻尖,加入菌液,浇制平板,用圆孔滤纸(d=3mm)放在平板上,每片定量加不同浓度药剂5.0μl,28℃培养小时,测定抑菌直径,结果表明(见表1):氟苯尼考各处理浓度对细菌病均有抑菌作用,其抑菌效果优于红霉素和氯霉素。

表1:蚕用氟苯尼考胶囊对细菌性败血病菌的抑制试验

2、预防试验。

添食家蚕,连续食用8小时,停止给药,分别于0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穿剌接种黑胸败血病菌、青头败血病菌,28℃饲养48小时,调查发病率,结果如下(见表2、3、4、5):氟苯尼考各处理浓度对细菌病均有预防作用,其对青头败血病的预防效果低于红霉素,而对青头败血病的防治效果则显著地优于红霉素;当其浓度为100μg/ml时,对黑胸败血病的预防即与500μg/ml浓度的氯霉素的预防效果相当;而当其浓度为50μg/ml时,对青头败血病的预防效果即优于500μg/ml浓度的氯霉素。

表2:添食间隔0小时对细菌病的预防效果

表3:添食间隔2小时对细菌病的预防效果

表4:添食间隔4小时对细菌病的预防效果

表5:添食间隔8小时对细菌病的预防效果

3、治疗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秀萍;秦美云;周建群;金山;夏永泽,未经柴秀萍;秦美云;周建群;金山;夏永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