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废塑料转化为丙烯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5606.5 | 申请日: | 200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兰;黄海涛;黎清荐;王春;郝海青;王云鹤;朱赤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1/06 | 分类号: | C07C11/06;C07C4/22;C08J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006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塑料 转化 丙烯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聚丙烯废塑料转化为丙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50-80m/s的速度将氮气工作气通入高频等离子体反应器(3),使系统压力为5000-10000Pa,开启交流等离子发生器(5),在两环形铜电极(3-3)间的高频等离子体反应器内建立等离子体(4);
b.将粉碎的聚丙烯废塑料碎片由所述的工作气载入高频等离子体反应器(3)内,在等离子体(4)温度为1000~1500℃的条件下进行解聚反应,产生丙烯混合气体;
c.所产生的丙烯混合气体由工作气载入淬冷热交换器(3-4)快速冷却至100℃~200℃,再进入气液分离器(7)分离,除去液体;
d.经气液分离器(7)分离得到的气体再进入气体分离器(9)分离除去工作气,得到气体丙烯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废塑料转化为丙烯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丙烯废塑料碎片是由聚丙烯废塑料清洗、烘干并粉碎至180-550μm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废塑料转化为丙烯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丙烯废塑料碎片先由螺旋供料器(2)送到高频等离子体反应器(3)的进料口(3-1),再由工作气载入高频等离子体反应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废塑料转化为丙烯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所产生的丙烯混合气体载入淬冷热交换器(3-4)快速冷却后,先进行沉降去除灰分再进入气液分离器(7)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一种聚丙烯废塑料转化为丙烯的方法,其特征是经气体分离器(9)分离除去的工作气通过管道返回到工作气进口前的管道中循环使用。
6.一种高频等离子体反应器,包括立管式陶瓷反应筒(3-2)和套设在陶瓷反应筒(3-2)外壁上的两环形铜电极(3-3),两环形铜电极(3-3)间的反应筒内(3-2)的空间为等离子体工作腔,其特征是所述的等离子体工作腔下部依次设有淬冷热交换器(3-4)和集灰斗(3-5);其中,
淬冷热交换器(3-4)由壳体(3-4-1)和盘管(3-4-2)组成,所述的壳体(3-4-1)为管状,其内腔为热交换区,所述的盘管(3-4-2)由多层串联的螺旋管叠合而成;
集灰斗(3-5)呈漏斗状,上部设有出气口(3-5-1),底部设有排灰口(3-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频等离子体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淬冷热交换器(3-4)的盘管((3-4-2)由偶数层串联的螺旋管叠合而成,冷媒进口(3-4-4)设在最上一层螺旋管的外侧,冷媒出口(3-4-3)设在最下一层螺旋管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6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交易装置
- 下一篇: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及其打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