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金属人造革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5823.4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4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罗县和登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2 | 分类号: | B32B37/02;B32B38/14;B32B38/06;B32B38/00;D06N3/12;D06C23/04;D06P1/52;D06P3/24;B41F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6171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人造革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仿金属人造革的制造方法,包括七大步骤及相应的配套设备:
基材材料准备阶段、为基材着色阶段、在着色后的基材上印花工序、在印有花纹的半成品上贴合金属膜工序、对已贴合完成金属膜的半成品进行纳米处理的阶段、对完成纳米处理的基材进行搓揉程序、直至成品整理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基材材料准备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氨基甲酸酯树脂PU涂覆在混纺起毛布的表面,
b、再用室温水对涂覆有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的布进行浸泡使该树脂凝固、固化,
c、用40~80℃的热水将残存溶剂清洗干净,
d、用挤压机或甩干机使基材达到半干状态,
e、将半干的基材置于在100~150℃的烘箱或干燥炉内烘干,烘干时间5~1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为基材着色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溶剂将PU稀释至粘度1300~1500cps制成稀释液,
b、将选定的且与聚氨基甲酸酯树脂匹配的色料加入所述的稀释液中并充分搅拌5~10分钟至完全溶解为止,
c、利用涂布机将完成调色的所述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基材表面上,
d、将完成着色后的基材置于80~120℃的烘箱或干燥炉内烘干,烘干时间3~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溶剂为丁酮MEK,所述的稀释液在基材表面的涂布量为100~200g/y。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着色后的基材上进行的印花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与PU人造革匹配的粘结用树脂倒入人造革印刷机的储料槽内,
b、选择表面刻有所需要图案的印刷辊轮并将其安装在印刷机上,
c、将着色后的基材放在印刷机的传送台上,
d、根据需要调整印刷辊轮与传送胶辊之间的间距,
e、将完成印花工序的着色基材送入130~150℃的烘箱或干燥炉内烘干,烘干时间2~3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粘结用树脂的粘度为1500~2500cps,不挥发成份的含量为35~45%;印刷辊轮的转轴安装在储料槽的槽壁上,使印刷辊轮一半位于储料槽内、另一半位于储料槽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起传送、贴合、摊平作用的传送胶轮位于印刷辊轮的上方,硬度为70~90°,与印刷辊轮间的间距为0.5~1.0毫米,在印刷辊轮的表面采用雕刻方式刻有花纹,花纹呈凸出的浮雕状,雕刻深度为0.10~0.1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印有花纹的半成品上贴合金属膜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a、将表面印有浮雕状花纹的半成品置于贴膜专用机发送台上;
b、利用刻有100meSH的辊轮均匀的将胶水涂布于印有浮雕花纹的半成品上;
c、经烘箱将胶水烤至半干状态,用贴合辊轮将金属膜与印有浮雕花纹的半成品进行贴合;
d、贴合完成,用卷取机,卷成放置48h以至胶水完全干燥,定性后拆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对已贴合完成金属膜的半成品进行纳米处理的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已贴合完成金属膜的半成品置于辊涂机的机台上;
b、将纳米原料调和至粘度500~800cps后倒入辊涂机的储料轮槽内;
c、辊涂机生产线速调至每分钟5M的生产速度,著墨量为每米140~200g。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对完成纳米处理的基材进行搓揉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已完成纳米处理的基材浸入水中1~2分钟,
b、利用挤压机或甩干机将基材挤压或甩干至半干状态,
c、将半干状态的基材置于温度为50~70℃的揉纹机内,揉纹1~3小时,
d、将完成揉搓程序的基材从揉纹机内取出后整理、成卷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罗县和登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博罗县和登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8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