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胎强化瓷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6110.X | 申请日: | 200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河 |
主分类号: | C04B35/16 | 分类号: | C04B35/1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31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瓷及其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薄胎强化瓷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的日用瓷生产迅速发展,出口量很大。尤其是强化瓷的生产,由于在材质方面取得诸多突破,涌现了许多新的品种。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48399A,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强化瓷及其生产工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低温快烧镁质强化瓷及其生产工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48400A,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强化瓷及其生产工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高硅强化瓷及其生产工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837136A,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中温强化瓷及其生产工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高铝强化瓷及其生产工艺。但上述三种强化瓷都是厚胎产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镁质强化瓷,成型困难,烧成困难,器型胎体最厚;高铝强化瓷,胎体厚,釉面毛孔多,热稳定性一般;高硅强化瓷胎体厚,釉面硬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薄胎强化瓷品种及其生产工艺,它具有良好的白度、透光度和热稳定性,机械强度高,釉面光润,器型轻巧,厚度只有传统强化瓷的约二分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薄胎强化瓷,其坯体包括下列矿物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高岭土25-30%、风化钾长石30-40%、石英15-20%、α-氧化铝单晶8-10%、氧化锆单晶2-3%、膨润土6-8%和滑石1-2%。
所述坯体矿物组分优选为下列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高岭土27.5%、风化钾长石35.0%、石英17.5%、α-氧化铝单晶9.0%、氧化锆单晶2.5%、膨润土7.0%和滑石1.5%。
所述的高岭土应含有(按重量百分比):Al2O335-37%和SiO248-50%。
所述的风化钾长石应含有(按重量百分比):K2O5-6%、Al2O319-20%和SiO268-70%,且其中含Na2O<0.01%、CaO<0.01%和MgO<0.02%。
所述的膨润土应含有(按重量百分比):SiO270-73%、Al2O314-16%和MgO1-2%。,且其中含K2O<1.2%、Na2O<0.02%和CaO<0.5%。
所述的石英中SiO2含量应在99%以上(按重量百分比)。
所述的α-氧化铝单晶刚玉含量应在99%以上(按重量百分比)。
所述的各种矿物均应选择含Fe2O3<0.08%和TiO2<0.02%的优级品。
本发明薄胎强化瓷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矿物拣选、配料、加水球磨、过筛、除铁、压滤、练泥、成型、烘干、素烧、施釉和烧成。
所述加水球磨按料∶球石∶水=1∶1.7-1.9∶0.8的重量比加水,球磨时间17-20小时。
所述过筛用双层震动筛,上层为180目,下层为160目。
所述除铁采用三级除铁,每个除铁器为15000高斯强度。
所述压滤后泥饼水份为23-24%。
所述练泥真空度为0.094-0.098MPa,共练三次,每次相隔48小时。
所述素烧烧成周期8-9小时,温度730-770℃。
所述烧成采用氧化气氛,烧成周期21-23小时,烧成温度1300-1330℃。
本发明薄胎强化瓷的主要技术指标:(1)抗折强度可达到130MPa以上;(2)热稳定性:200℃-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炸裂;
(3)白度85-86;(4)吸水率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河,未经林伟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6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