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充气内置弹簧式气囊液压减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6591.4 | 申请日: | 200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文生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4;F16F9/43 |
代理公司: | 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镜芝;黄少松 |
地址: | 522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内置 弹簧 气囊 液压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液压减振器,尤其是一种可充气的内置弹簧式气囊液压减振器。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用液压减振器主要有双缸结构液压减振器、外置气囊液压减振器和单缸胶囊液压减振器等三种类型。双缸结构液压减振器由于其结构决定了其在车辆上的安装角度得到很大限制,工作时,活塞杆相对铅垂方向如果偏转角度过大,将会导致活塞运动时因吸空,内工作缸得不到外储油筒内油液的及时补充而导致工作失效;外置气囊液压减振器由于其结构复杂,存在制造成本高,产品成品率低以及安装条件受到限制等缺点。
单缸胶囊液压减振器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液压减振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结构比较简单,减振效果较好,其缓冲装置主要由设置在缸筒下部外侧的胶囊15和用于固定、限制胶囊膨胀极限的护套16构成,在缸筒壁上,设有连通胶囊的通油孔14,在护套上,设有通气孔17。由于单缸胶囊液压减振器的关键部件是胶囊,而胶囊由橡胶材料制成,因而,单缸胶囊液压减振器的缺点是使用寿命短,使用寿命一般为一年左右,这是因为橡胶不耐油,尤其是汽车行驶时的温度较高,众所周知,高温环境下且与减振油接触的橡胶是最易老化的。
另外,不论是单缸或者是外置气囊,在气腔和油腔之间设有浮动阀的液压减振器的技术方案中,例如中国专利《气液减振器》和《充气式双活塞减震器》两项技术方案中,它们是在有底的缸筒中间设置浮动阀,但说明书中没有教导人们如何设置和设置在何位置,也没有教导人们如何充气,充气孔在何处等等,是两种难以实施的技术方案,尽管勉强实施,其结果造成产品成品率低下,使用寿命短,难以进行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综合现有液压减振器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可根据需要对缓冲气囊施充高压氮气的液压减振器。
本发明,包括缸筒、连杆、活塞总成、导向器、油封和底盖,在底盖的下部,设有吊环,在活塞总成的下部,设有浮动阀,浮动阀由阀体和密封圈构成,在浮动阀体与底盖之间,设有弹簧。
本发明,可在所述底盖上,设置充气孔,在所述支撑弹簧与底盖之间,设置底气封,实现充气功能。
本发明,可在所述底气封上,设置金属支架,设置金属支架的目的在于提高底气封的使用功能,防止高压条件下底气封变形,保证锁气效果。
本发明,可在所述金属支架上,设置通孔,通孔可以一个或多个,设置通孔的目的在于提高与底气封的结合力,提高产品合格率,本通孔作为含注连接孔。
本发明,可在所述底气封上,设置锁气环,以提高锁气效果。
本发明,设置弹簧的目的在于:第一,实施浮动阀的定位,使气腔容积达到设计要求;第二,有助于浮动阀的复位,增强减振效果;第三,配合底气封,实施充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单缸胶囊式液压减振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1内置弹簧式常压气囊液压减振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2可充气内置弹簧式气囊液压减振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底气封的结构原理图;
图5为支架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缸筒 2、连杆 3、活塞总成 4、导向座 41、油封 5、浮动阀体 51、密封圈 6、底盖 61、充气孔 62、垫块 7、弹簧 8、底气封 81、锁气环 9、支架 91、通孔 10、支承管段 11、吊环12、吊环 13、防尘罩 14、通油孔 15、橡胶囊 16、护套 17、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内置弹簧式常压气囊液压减振器。
参照图2,本液压减振器,包括缸筒1、连杆2、活塞总成3、导向器4、油封41和底盖6,在底盖6的下部,设有下吊环11,在底盖6的上部,设有上吊环12和防尘罩13,以上构件及其连接配合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活塞总成3的下部,设有浮动阀,浮动阀由阀体5和密封圈51构成,在浮动阀体5与底盖6之间,设置弹簧7。
装配顺序为:1、在缸筒1上装入浮动阀和弹簧7,将浮动阀放置在设计的位置上;2、将底盖6固定连接在缸筒1的底部,且应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此时,在浮动阀与底盖6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常压气囊;3、在底盖6上固定连接下吊环11;4、在缸筒1上,依次灌注减振油、装上活塞连杆装置(包括上吊环12、防尘罩13)、导向座4以及油封41等,本工序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2、可充气内置弹簧式气囊液压减振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文生,未经高文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6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球面印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