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模块化室内电器集成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6802.4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6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华;黄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健华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开关 控制 可编程 模块化 室内 电器 集成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模块化室内电器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核心控制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执行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及执行模块分别与核心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存贮器、开关量输入处理接口电路、程序下载接口、执行模块接口;所述存贮器、开关量输入处理接口电路、程序下载接口、执行模块接口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模块化室内电器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贮器设置入微处理器中,与微处理器形成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模块化室内电器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讯式开关输入模块,所述核心控制模块包括通讯接口电路,所述通讯式开关输入模块亦与核心控制模块的通讯接口电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模块化室内电器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包括外壳、开关按键、指示灯,各开关按键通过连接线与核心控制模块的开关量输入处理接口电路相连接;所述核心控制模块还包括弱电驱动接口电路,所述弱电驱动接口电路与指示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模块化室内电器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继电器模块、调光模块、音频控制模块、网络通讯模块等的一种或多种,各模块均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核心控制模块相应的执行模块接口相连接,所述执行模块接口包括继电器控制信号光电隔离接口电路、调光控制信号接口、音频控制信号接口、网络通讯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模块化室内电器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信号处理电路、信号输出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扩充接口,所述继电器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相连接,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信号输出电路及继电器扩充接口相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同时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模块化室内电器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模块包括单片机、光电隔离电路、可控硅,所述单片机通过光电隔离电路与可控硅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模块化室内电器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为Rs485网络模块、Can总线网络模块或以太网网络模块,各网络通讯模块均为单片机与相应的网络驱动电路连接构成。
9、一种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实现的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室内电器集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用户根据使用情况选择执行模块及开关量输入模块,并确定控制方案;(2)按控制方案编制系统的接线方式;(3)根据控制方案及接线方式,使用编程指令,在PC机上编制控制程序,然后通过核心控制模块的程序下载接口下载到核心控制模块的存贮器;(4)上电后,微处理器接收开关量输入或其它信号输入,调用存储在存贮器的控制程序对所有输入信号进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或信息到相应的执行模块,控制执行模块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开关量控制的可编程室内电器集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微处理器的处理包括下述步骤:(4-1)按顺序判断是否有时间触发命令、开关量触发命令或网络触发命令;(4-2)如有上述触发命令,微处理器将执行该触发命令所对应的控制程序,并更新控制信息,最终将新的控制信息送往对应的执行模块;(4-3)如有没步骤(4-1)所述触发命令,微处理器将检测程序下载命令,如有程序下载命令,微处理器将调用程序下载控制程序,将新的控制程序下载到存贮器,然后再从新执行新的控制程序;(4-4)微处理器循环执行上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健华,未经黄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68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