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体结构及其应用之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7518.9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赖世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来旺 |
地址: | 518108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及其 应用 背光 模块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体结构,特别系一种应用于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装置的框体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薄型化、广视角、耗电量低、无辐射污染、高亮度与高精细显示质量等优点,所以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的显示装置,广泛地应用在诸多电子产品上,如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PDA)、液晶电视数字相机、笔记型计算机等。
请参照图1,是习知液晶显示器封装结构的上方俯视图,并同时参照图2,是图1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一般的液晶显示器主要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背光模块12与一框体14,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0具有一彩色滤光基板101与一相互平行的薄膜晶体管玻璃基板102,两者之间夹有一液晶层103,且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01上方设有一偏光板104,在薄膜晶体管玻璃基板102下方设有一偏光板105,背光模块12则具有一光学膜片121与导光板122。另,请连同参照图3,乃框体14之立体示意图,框体14之侧壁内侧上设有支撑部16,用以使液晶显示面板10位在其上而位在框体14内,背光模块12则位在支撑部16下的容置空间,用以提供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至液晶显示面板10。且,尚有复数个源极驱动IC组件18一端连接薄膜晶体管玻璃基板102,另一端连接印刷电路板(PCB)20。
请参照图4,系显示一般组装液晶显示面板10于框体14中的组装示意图,是先将源极驱动IC组件18端的薄膜晶体管玻璃基板102与框体14之一支撑部16定位,再将液晶显示面板10慢慢地放下,与框体14结合。其中,如图2所示,由于框体14结构的关系,一旦要将液晶显示面板10拿起来以重新组装时,一般作业是如图5所示,用手抓取印刷电路板20以便于连同将源极驱动IC组件18及液晶显示面板10带起,进行拆解,然,这种拆解方式却容易造成源极驱动IC组件18断裂。
有鉴于此,在液晶显示器领域中,系有必要提出一种创新的框体结构,以克服前述习知技艺之限制与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框体结构,其可用于装设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面板,且主要是透过在框体外侧壁上设置至少两缺口部,以便于日后液晶显示装置进行组装或拆解时,透过两缺口部搬移面板,就可避免驱动IC组件受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框体结构,包括:
复数侧壁,其环绕出一容置空间以容置一背光模块;
至少两支撑部,分别设在该等侧壁之至少两侧壁的内侧上;
至少两缺口部,分别设在该两侧壁之外侧上。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框体结构,包括:
复数侧壁,其环绕出一容置空间;
至少两支撑部,分别设在该等侧壁之至少两侧壁的内侧上;
至少两缺口部,分别设在该两侧壁之外侧上;
一导光板,位在该支撑部下方以位于该框体之容置空间处;
至少一光学膜片,位于该支撑部与该导光板之间。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一背光模块,其包括:
一框体结构,包括:
复数侧壁,其环绕出一容置空间;
至少两支撑部,分别设在该等侧壁之至少两侧壁的内侧上;
至少两缺口部,分别设在该两侧壁之外侧上;
一导光板,位在该支撑部下方以位于该框体之容置空间处;
至少一光学膜片,位于该支撑部与该导光板之间;
一液晶显示面板,位在该支撑部上,其中当该液晶面板要与该框体分开时,可藉由该缺口部拿取该液晶面板显露的边缘进行搬移。
其中该两侧壁外侧各延伸出一第一突出部,其高于该支撑部以作为挡止用,且该第一突出部上具有该缺口部。
其中该两侧壁外侧之底部各延伸出一第二突出部,其低于该支撑部。
其中该第二突出部之对应该缺口部的区段,其厚度大于其它区段。
其中该支撑部系一阶梯形结构。
其中该阶梯形结构包括一第一平台与一第二平台,且该第一平台高于该第二平台。
其中该支撑部可供一液晶显示面板置于其上。
其中该两侧壁外侧各延伸出一第一突出部,其高于该支撑部以作为挡止用,且该第一突出部上具有该缺口部。
其中该两侧壁外侧之底部各延伸出一第二突出部,其低于该支撑部。
其中该第二突出部之对应该缺口部的区段,其厚度大于其它区段。
其中该支撑部系一阶梯形结构。
其中该阶梯形结构包括一第一平台与一第二平台,且该第一平台高于该第二平台。
其中该支撑部可供一液晶显示面板置于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