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卤阻燃PC/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7591.6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布衣;何继辉;欧阳晓岳;刘思杨;谢修好;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3;C08K5/524;C08L33/08;C08L2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卫 |
地址: | 51052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pc 聚酯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阻燃PC/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具有耐热高,尺寸稳定性好,韧性良好,光稳定性佳等诸多优点,但PC分子刚性及空间位阻较大,熔融温度较高,加工困难,容易产生内应力,同时,PC的耐溶剂性能也不好,这些缺点都限制了PC的应用。实际应用中是将PC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合金,含有PC的合金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
已有技术中含有PC的合金主要是PC/ABS合金,但该种合金一般采用溴化物作为阻燃剂,燃烧时会产生溴化氢污染环境,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对塑料阻燃产品提出了无卤的要求。另外专利申请文件CN1696195A公开了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苯树脂合金,但与聚酯相比,丙烯腈丁苯树酯在光泽、抗UV、耐划伤性能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随着电子电器产品、办公设备产品的发展,人们对打印机、LCD外壳、DVD托盘等制件的光泽、耐候、耐划伤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研究发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环己二甲醇酯(PC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这一类聚酯具有熔融粘度较低,易于快速成型,耐溶剂性能优异,光稳定性能良好,光泽度高的等特点,但这些聚酯存在缺口冲击强度低,耐热较低的缺点,然而用上述对聚酯与PC共混改性制成合金,既可改善PC流动性能和耐溶剂性能的不足,又可弥补聚酯韧性和耐热方面的缺陷,同时还具备高光泽、耐划伤、耐化学性能和低成本等特点。无卤阻燃PC/聚酯合金材料弥补了通用的无溴、无氯阻燃PC/ABS合金的缺点,能够应用于办公设备,家用电器,体育用品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光泽、耐划伤、耐化学性能优异的无卤阻燃PC/聚酯合金。
本发明公开的无卤阻燃PC/聚酯合金,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聚碳酸酯(PC) 30~80份
聚酯 3~60份
增韧剂 3~15份
无卤阻燃剂 5~20份。
在上述无卤阻燃PC/聚酯合金中,还可以加入阻燃PC合金常规使用的助剂,具体包括:
抗氧剂 0.2~1.0份
润滑剂 0.1~0.5份
防滴剂 0.2~1份。
所述的PC是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密度是1.19~1.21g/cm2,分子量是15000~30000。
所述的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环己二甲醇酯(PC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中的一种或其中任意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增韧剂包括共聚的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核-壳型抗冲击改性剂、乙烯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无卤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TPP)或磷酸三苯酯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磷酸三苯酯的衍生物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此处,R1与R2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为短链脂肪族烷基,R3,R4为氢原子或者短链脂肪族烷烃,Y为-CH2-、-C(CH3)2-、-S-、-SO2-、-CO-、-O-或者-N=N-中的一种,k为0或者为1,而m是0~4间的整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无卤阻燃PC/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PC、聚酯、增韧剂、无卤阻燃剂、其他助剂在混合后,经挤出机挤出、冷却、造粒,制得无卤阻燃PC/聚酯合金。挤出机各区温度为:一区230℃,二区230℃,三区240,四区250,五区260,六区280,七区240,八区240。各区温度的设定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则:一是保证材料充分塑化,二是在此温度下材料无明显降解。在保证这两原则基础上温度变化对材料各项性能无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市场通用的含溴阻燃PC/聚酯、阻燃PC/ABS相比,具有高光泽、耐划伤、耐化学性能优异的特点,在成本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