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能蜂巢漩流式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7704.2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1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于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治华 |
主分类号: | F23D14/36 | 分类号: | F23D14/36;F23D1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55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能 蜂巢 漩流 燃烧 | ||
1.一种高效能蜂巢漩流式燃烧器,由均压腔、隔板、群管、均压板、巢体、蜗壳式热风器、燃烧盘、火嘴、火帽、风机、排污管、插板式排污阀所组成,其特征是:风机与蜗壳式热风器直接相连,蜗壳式热风器下端与均压腔、隔板、巢体的下端连接在一起,群管下端连接在隔板上,群管上端穿过均压板与燃烧盘的漩流孔相对应,燃烧盘固定在巢体内,火嘴安装在蜗壳式热风器内的巢体上口,火帽置于燃烧器顶部,排污管上端与均压板连接,排污管下端经隔板、均压腔露出腔外与插板式排污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能蜂巢漩流式燃烧器,其特征是群管用薄壁不锈钢管制作,其数量与隔板、均压板、燃烧盘的开孔相对应,底端与隔板上的对应孔铆接,上端口封闭后,距上端3~5mm处钻通2~5个Φ1mm~Φ2mm的通孔,作为可燃气体通孔,将群管上端弯成与燃烧盘漩流孔角度相同,长度不超过燃烧盘漩流孔长度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能蜂巢漩流式燃烧器,其特征是燃烧盘与群管上端对应的漩流孔通径为群管外径的3到6倍,外圈同心圆上的漩流孔与燃烧盘的底平面成50~60度夹角,内圈同心圆上的漩流孔与燃烧盘的底平面成45~50度夹角,并在每圈漩流孔上端的同心圆上开有宽度为2~3mm深为3~5mm的环形槽,作为各漩流孔的连火槽;燃烧盘的周边开有间隔2~3mm的Φ3~Φ4mm的通孔,中心部位均布Φ3~Φ4mm孔7~15个,作为燃气二次空气补给孔,燃烧盘用耐高温抗氧化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能蜂巢漩流式燃烧器,其特征是均压腔、隔板、均压板、巢体、蜗壳式热风器用金属板冲压焊而成,蜗壳式热风器下端与均压腔、隔板、巢体,焊接在一起,火嘴安装在蜗壳式热风器内的巢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能蜂巢漩流式燃烧器,其特征是火嘴用耐高温抗氧化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内孔做成圆锥型,外表面制成翅片型,安装在巢体上、蜗壳式热风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治华,未经于治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7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析用芯片及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手机测量报告的干扰矩阵建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