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简化的浮动密封机构的涡旋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7825.7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光;陈炯;陈迪松;曹贞文;尹秉奎;梁健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7/00 | 分类号: | F04C27/00;F04C1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7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简化 浮动 密封 机构 涡旋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压缩机,尤其涉及涡旋压缩机中实现轴向浮动密封的机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涡旋压缩机主要由动涡盘、静涡盘、曲轴、基座、防自转机构和电 机等组成,动、静涡旋盘的型线都是螺旋形,动涡盘相对于静涡盘偏心并相差 180°对置安装,理论上它们轴向会在几条直线上接触,涡旋体型线的端部与相 对的涡旋体底部相接触,于是在动静涡旋体间形成一系列月牙形空间,即基元 容积。在动涡盘以静涡盘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并以一定的旋转半径作无自转的回 转平动时,外圈月牙形空间便会不断向中心移动,使基元容积不断缩小而压力 不断升高,直至与中心排气孔相通,高压气体排出压缩机。
为了达到最高效率,使动涡盘的螺旋体顶端和静涡盘的端板密封地结合以 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之间的渗漏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使用螺旋体顶端的密封装 置外,还可以使用一种借助于一定压力下的流体使一个涡旋盘沿轴向另一个涡 旋盘偏移的方法来达到密封的目的。这就需要一个把具有所需压力以造成偏移 的流体隔离开来的密封装置。
美国科普兰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ZL 91108516.5中公开了一种带浮动密封 装置的涡型机械,该机械装置包括:一密封外壳;一置于外壳内并在其一端面 上有第一螺旋体的有轨运行涡旋形体;一置于外壳内并在其一端面上有第二螺 旋体的无轨运行涡型体,这两涡旋体相互齿合;使有轨运行涡形体绕一轴相对 于无轨运行涡形体沿轨道运行的装置,从而使这两螺旋体在一吸入压力区和一 排出压力区之间产生体积逐渐变化的内腔;用以安装其中一个涡形体使其相对 于另一涡形体具有有限的轴向运动的装置;在其中一个涡形体的一个表面上限 定出一凹槽的装置;用以在所述凹槽和所述外壳内部之间形成一流体泄漏通道 的装置;向所述槽提供压力流体的装置;和安置在所述凹槽中的密封装置;密 封装置在所述凹槽中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轴向浮动,在第一位置, 所述密封装置在所述外壳中隔离出一个与吸入压力区分开的排出压力区,而在 第二位置时,允许排出压力流体泄漏如吸入压力流体。
然而,上述专利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需要在静涡盘端板上开设 与所述凹槽连通的泄流孔,以使得密封装置与凹槽间形成一中压腔,通过中压 腔的作用才能实现密封装置在所述凹槽中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轴向 浮动;此外密封装置需实现三点密封,即中压腔与排出压力区之间、中压腔与 吸入压力区之间、吸入压力区与排出压力区之间,所以对密封装置本身的结构 及性能要求较高,使得密封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不易安装和检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化的浮动密封机构的涡旋压缩机,能够有 效实现轴向浮动密封,同时降低成本、简化结构、使得安装和检查容更易。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简化的浮动密封机构的涡旋压缩机,包括:
一内部设置有隔板的密封外壳;
一置于外壳内并在其一端面上有第一螺旋体的动涡盘;
一置于外壳内并在其一端面上有第二螺旋体的静涡盘,动涡盘和静涡盘相 互齿合;
一使动涡盘绕一轴相对于静涡盘沿轨道运行的装置,从而使动涡盘和静涡 盘在一吸入压力区和一排出压力区之间产生体积逐渐变化的内腔;
一用以安装静涡盘使其相对于动涡盘具有有限的轴向运动的装置;
一浮动密封机构,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轴向浮动;
所述浮动密封机构包括静涡盘端板上方一体成型的凸台、隔板下部提供的 凹槽及密封圈,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密封圈密封地设置在凸台外壁 与凹槽内壁之间。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在静涡盘端板上开设泄流孔,也 不用形成中压腔,在有效达到浮动密封效果的同时,浮动密封机构具备易于加 工、安装可靠、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涡旋压缩机的局部截面图;
图2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涡旋压缩机的局部截面图;
图3为实施例三提供的涡旋压缩机的局部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涡旋压缩机中静涡盘的受力分析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