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汽车用甲醇裂解制氢装置效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8116.0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恋清;何敏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恋清 |
主分类号: | C01B3/22 | 分类号: | C01B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阎永昌 |
地址: | 518004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汽车 甲醇 裂解 装置 效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甲醇裂解制氢装置,特别涉及提高汽车用甲醇裂解制氢装置效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人和尹承绪于2002年4月10日被授权公告的实用新型专利“环保节能的汽车余热裂解装置”,专利号为01221486.8,经八年的实施和试用,发现有如下问题需要解决:裂解反应器33反应升温较慢,检修和安装较为困难;辅助电热栓21原为电阻丝发热较慢且耗电能量较大;智能数字化多点控温仪37单独工作,未加电脑,不能随时调控裂解温度从而控制车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汽车用甲醇裂解制氢装置效能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汽车用甲醇裂解制氢装置效能的方法,包括专利为01221486.8所有的配件,电子膜发热管和控温电脑,其特征是用电子膜发热管21代替辅助电热栓21,智能数字化多点控温仪37通过热电偶41与控温电脑37A连接;将裂解反应器33安装在发动机31的排气岐管口53具有保温壳的沉箱50内。
所述电子膜发热管21包括陶瓷管、石英管。
所述电子膜发热管21内置导电带为正极经过热电偶41和控温仪37与中间继电器连接,负极接汽车外壳的铁。
所述沉箱50设有连接排气岐管的法兰和螺柱52,沉箱的盖或壁壳开有供甲醇进入管道,氢气放出管道及连接管线通过的孔道。
经改进和增加部件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由氧传感器在排气管测得的信号送给控温电脑,由ECU中央处理器处理得最佳的条件给喷油嘴和空气补偿系统。氢和油然烧得最彻底,完全达到节油和环保的目的;石英电子膜发热管,热响应快、耗电少、寿命长、瞬间裂解成氢气供发动机作功。氢燃烧完排出的是水,而汽油燃烧不完全,可协助燃烧得以完全彻底。因为氢燃烧比汽油快,氢气闪点要求很低,氢气燃烧比汽油快一百倍。热电偶在裂解反应器内测得到信号送温控仪控温电脑的ECU中处理器操作,由温控仪指令给电磁阀和继电器,电源给石英电子膜发热管加温,瞬间温度够了,就立即断电源,达到电脑全自动化工作,让驾驶员专心驾驶。本发明的沉箱50的外壳夹层内装有保温材料云母片,沉箱与裂解反应器之间有通气道,汽车尾气废气的热在这里传给裂解反应器,在接发动机排气管口的位置设有排气活动页,即裂解器的中心短路管10,根据控温电脑的信号而摆动,以调节热的量。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柴油车,汽油车,火车,飞机,燃料电池,船舶内燃机,瓦斯涡轮/柴油发电等领域。目前我们的样板车正常行驶、油氢掺烧达到百份之七十、进一步调整可到百份之九十六。样车和我们的台架做现场表演可以证实真相。甲醇二元多一公斤,而汽油六元多,价格比相距很大。甲醇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其好处显而易见。
本发明的显著进步和有益效果是大大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尾气排放更符合环保标准,可以随意自动控温控制车速,故而安全性能也大有保证,同时也便于安装和检修裂解反应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裂解制氢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辅助电热栓21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子膜发热管21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子膜发热管21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裂解反应器放入沉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沉箱内的活动页示意图
在图1-图7中:1为壳体、4和5为前后废气连接法兰、10为中心短路管即排气活动页、11为甲醇入口、12为顶盖、16为控制短路活门轴、21为辅助电热栓或电子膜发热管、22为保温层、23为热交换列管、31为发动机、32为进气岐管化油器、33为裂解反应器、34为甲醇贮存箱、35为裂解的氢气贮存箱、36为流量计、37为智能数字化多点控温仪、37A为控温电脑、38和39为电磁阀、40为气动阀、41为热电偶、50为沉箱、51为导电带,52为法兰和螺柱,53发动机排气岐管口,54甲醇入口,55氢气出口,X1为补偿导线,X2、X3、X4为普通导线,G1、G2为管线,G3、G4、G5、G6、G7为管路。
表1是本发明尾气排放检测对比表,说明改装后尾气比未改装的更符合环保标准。
表2是本发明甲醇裂解检测结果表,说明在350~400℃裂解效率达到95.9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恋清,未经何恋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监控系统及其节能监控方法
- 下一篇:番茄灰霉病拮抗菌株B-04-g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