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及其极性切换开关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8673.2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9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纬国;范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充电器 控制 集成电路 及其 极性 切换 开关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及其极性切换开关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上普遍使用可反复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作为供电电源,这种锂离子电池需要采用充电器进行充电。目前锂电池充电器大都采用各种各样的专用控制集成电路(IC)和各种采样电路。目前还出现了可自动识别电池极性并对电池进行充电的锂电池充电器。这种可自动识别电池极性的充电器需要有极性切换开关,此切换开关可由双极分立器件组成,也可由MOSFET组成,但不管是哪一种切换开关,都要有控制切换的电路,目前大多数采用双极分立器件组成切换开关,其它控制电路仍在开发中,尤其是集成CMOS开关的控制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简单直接、集成CMOS开关的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的极性切换开关控制电路。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该极性切换开关控制电路的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
本发明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的极性切换开关控制电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锂电池充电器控制集成电路的极性切换开关控制电路包括锂电池正极端口、负极端口、电源输入端、比较器、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一P-MOSFET、第二P-MOSFET、第三P-MOSFET、第四P-MOSFET、第一N-MOSFET、第二N-MOSFET、第三N-MOSFET、第四N-MOSFET、第五N-MOSFET,所述第一P-MOSFET、所述第二P-MOSFET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四N-MOSFET、所述第五N-MOSFET的源极分别接地,所述正极端口与所述第三N-MOSFET的栅极、所述第五N-MOSFET的漏极、所述第二P-MOSFET的漏极、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负极端口与所述第一N-MOSFET的栅极、所述第二N-MOSFET的栅极、所述第四N-MOSFET的漏极、所述第一P-MOSFET的漏极、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N-MOSFET的源极、漏极分别与所述正极端口及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N-MOSFET的源极、漏极分别与所述正极端口及所述第四N-MOSFET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三N-MOSFET的源极、漏极分别与所述负极端口及所述第五N-MOSFET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三P-MOSFET的栅极、所述第四P-MOSFET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P-MOSFET的源极、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FET的栅极、所述第四N-MOSFET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四P-MOSFET的源极、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P-MOSFET的栅极、所述第五N-MOSFET的栅极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蔽电连接器
- 下一篇:去除黄色猪小肠苦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