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铅笔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8676.6 | 申请日: | 200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霞 |
主分类号: | B43L23/08 | 分类号: | B43L23/08;B43L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8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铅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铅笔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铅笔刨需人工送笔,且在铅笔切削过程中需人工用力握紧铅笔,切削完毕后亦需人工拔出铅笔,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铅笔自动进给及自动退出的电动铅笔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铅笔刨,包括马达、传动机构,自动切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铅笔刨进一步包括自动进退笔机构及滑环换向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由于在铅笔进退运动路径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内螺纹螺套及外螺纹活动螺柱,螺套的正反转运动转换为活动螺柱的进退往返运动,有效地实现铅笔的自动进给及自动退出。
由于在螺套两端分别设置有弹片开关,活动螺柱圆周设置两导向轴,且弹片开关与活动螺柱导向轴相联,从而保证了活动螺柱往返运动的位移,且避免了旋转运动中的开关连线问题。
由于在刀架上设置了进笔触动开关及两金属滑环,触动开关与滑环实现同步旋转运动,滑杆压紧滑环并长期与滑环产生摩擦,从而有效地解决旋转运动中的开关连线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铅笔刨的立体爆炸图
图2为自动进退笔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自动进退笔机构的立体爆炸图
图4为滑环换向机构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动铅笔刨,包括马达22、由马达22驱动的传动机构,自动切削机构,自动进退笔机构,滑环换向机构。
参考图1,所述马达22驱动的传动机构包括火牛23、电子板19、齿轮组21、支架18、刀架15、螺套11、活动螺柱5。马达22驱动齿轮组21、刀架15套接在齿轮组21的终极齿轮上,同时刀架15联接螺套11,这样活动螺柱5在螺套11的驱动下做往返运动。所述的活动螺柱5内设有一通孔,该通孔是铅笔切削运动的入口。
参考图1及图4,所述的自动切削机构包括刀架15、滚刀31、齿圈30。滚刀31与刀架15套接在一起,使得滚刀31可以随刀架15一起转动,滚刀31一端连有一滚刀齿轮(图未示),该滚刀齿轮与齿圈30相啮合,从而使得滚刀31围绕进入刀架15中心孔的铅笔产生圆周运动,完成铅笔的切削运动。
参考图2及图3,所述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包括螺套11,联接环10、行程开关、活动螺柱5、橡校环3、轴7、轴29、复位开关、固定盖1,所述的行程开关包括弹片8、弹片9、金属环6,用以限制活动螺柱5的行程,所述的复位开关包括弹片2、弹片30、金属环4,用以定位活动螺柱5的初始位置。螺套11随刀架15一起转动,并与活动螺柱5通过螺纹啮合,活动螺柱5园周开有两通孔,分别套接轴7及轴29,同时活动螺柱5两端面固连有金属环4及金属环6,其内孔套接橡胶环3,位于活动螺柱5上的金属环4、6与轴7、29分别保持一定距离。弹片2、30分别套接在轴7、29的上端,并同轴7、29一起固定于固定盖1上,同时弹片8、9分别套接在轴7、29的下端,并同轴7、29一起固定于联接环10上。这样螺套11的转动导致活动螺柱5在轴7、29上作往返运动,并以触动弹片8、9为最大行程,触动弹片2、30为初始位置。
参考图4,所述的滑环换向机构包括固定于刀架15上的触动开关组及第一滑环组、第二滑环组,所述的触动开关组包括滑块12、压簧13、开关14,铅笔由刀架15中心孔进入,迫使在压簧13压力下的滑块12向外移动,触发触动开关14。所述的第一滑环组包括滑环24、滑杆17、压簧16,滑环24套接于刀架15上,随刀架15一起转动,滑杆17在压簧16压力下压紧滑环24,滑环24转动时长期与滑杆17产生摩擦,同时开关14通过导线(图未示)连接滑环24,滑杆17通过导线(图未示)连接电子板19,实现开关连线的换向转移,所述的第二滑环组包括滑环25、滑杆26、压簧27,其工作原理同第一滑环组相同。
尽管通过以上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元件或构造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构造或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霞,未经李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外部主动防撞缓冲气囊
- 下一篇:掌上型游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