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笋壳提取物新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29271.4 申请日: 2008-07-07
公开(公告)号: CN101327000A 公开(公告)日: 2008-12-24
发明(设计)人: 林冠宇;栗原博;冯锦和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市竟恒流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1/28 分类号: A23L1/28;A23L1/212;A23L1/30;A61K36/899;A61P1/16;A61P39/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3081广东省东莞市竟恒***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竹笋 提取物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天然植物提取及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竹笋,别名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竹原产中国, 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据统计全世界共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 和温带地区。我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 Mazel)、早竹(P.Praecox C.D.Chu et C.S.Chao)和珠江流域、福建及台湾等地的麻竹 (Sinocalamus latiflorus McClure)和绿竹(S.oldhami McClure)等。竹原产热带、亚 热带,喜温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为1000~2000mm的地区。

对竹笋的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的研究一直是竹笋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至今为止人们采 用多种方法对不同品种竹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发现其营养价值丰富,其不同的 成分可能还有很多潜在的药理学活性。营养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竹笋水分是竹笋的主要 成份之一,其平均含量达90.86%,与其他茎类蔬菜相似。竹笋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65%,其 变幅在1.49%-4.04%之间,为含蛋白质较高的可食用植物之一。此外,竹笋的脂肪含量较少, 平均含量为0.49%,但竹笋中脂肪的含量比常见可食用植物为高。总搪含量低于一般可食用植 物,平均含量为2.5%,但其中可溶糖类化合物所占比例较高,达60%以上。而粗纤维含量较低, 其平均含量仅有0.68%。竹笋的无机元素中含磷较为丰富,平均含量达60毫克/100克鲜笋中, 铁、钙含量相对较低。

中国人以笋入肴,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其蔬伊何?唯笋即蒲”的诗句,可 见早在周代时,竹笋已和香蒲一起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食用竹笋历史悠久,曾有“素 食第一品”,“无笋不成席”之说。竹笋,即竹的嫩芽茎,古人称之为“竹肉”、“竹胎”、“竹 芽”。主要可分为冬笋、春笋、鞭笋三类。冬季藏在土中的为冬笋,色泽洁白,肉质细嫩,鲜 美无比,有“笋中皇后”之誉。春天破土而出的叫春笋,笋体肥大,美味爽口。夏秋季生长 在泥土中的嫩杈头是鞭笋,色白,质脆,味微苦而鲜。在夏秋季上市的笋,除鞭笋外,还有 广笋、黄枯笋、卷笋、绿竹笋等也是桌上鲜品。

不仅如此,竹笋的食疗保健功效在我国民间也是广为流传。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 中指出:“竹笋性味甘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 草纲目》中认为竹笋有“化热、消痰、爽胃”之功。清代养生学家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 谱》中说:“笋,甘凉、舒郁、降浊升清,开膈消痰,味冠素食。”竹笋还具有清胃热、肺 热、安神之功效,能改善支气管炎痰多之症,因而在食治食养中广泛应用。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竹笋中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镁等无机 盐和有益健康的1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丝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为人体所 必需。竹笋中含脂肪、淀粉少,含量最多的是纤维素,纤维素在肠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 吸收,增加肠蠕动,促进粪便排出,减少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

竹笋作为一种低脂肪、低糖、低热量的天然保健食品,具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般的洁净,亦无化学、农药、灰尘的污染,满足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故备受消费者的 青睐。据有关报道,常食笋菜有明显的保健疗疾作用。咳嗽多痰、胸膈不利,常吃凉拌笋有 疗效;春笋煮粥,可治胃肠有热、小便不利、大便不畅。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 尿病、便秘等老年性疾病的患者常吃笋菜也有辅助治疗作用。竹笋作为天然保健食品,在一 些发达国家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但遗憾的是,人们对竹笋壳的研发与利用却很少给与关注。 周兆祥等人曾经报道杂竹笋壳含有糖类、粗纤维和总氮等营养物质,并从毛竹笋及杂竹笋壳 中确认出多种氨基酸(浙江林学院学报,8:54-59,1991)。许丽旋等人的研究证明竹笋壳提 取液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为竹笋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世界竹藤通讯,4:29-31, 2006)。但至今为止对竹笋壳的抗应激及改善肝脏功能等方面的药理活性研究尚未见到任何报 道,同时对竹笋壳在预防疾病、健康机能、医药、健康食品及化妆品等应用方面也没有知识 产权上的有效的保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竟恒流通研究所,未经东莞市竟恒流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