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半导体场效应发光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9426.4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友;曾坤;赵华雄;高小奇;孙慧卿;范广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3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半导体 场效应 发光 晶体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金属半导体场效应发光晶体管,包括衬底(10)和衬底(10)上的缓冲层(6);包括在缓冲层(6)之上的第一高掺杂n型层(41)及在第一高掺杂n型层(4)之上依次生长的多量子阱层(3)、p型层(2);包括在缓冲层(6)之上的第二高掺杂n型层(42),第一高掺杂n型层(41)与第二高掺杂n型层(42)不相连;包括与第二高掺杂n型层(42)欧姆接触的源电极(8)、与p型层(2)欧姆接触的漏电极(1);其特征在于缓冲层(6)与第一高掺杂n型层(41)之间以及缓冲层(6)与第二高掺杂n型层(42)之间还包括低掺杂n型层(5),在衬底(10)和缓冲层(6)中嵌入了与低掺杂n型层相连的SiO2层(9);还包括与SiO2层(9)肖特基接触的栅电极(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掺杂n型层(5)为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掺杂n型层(41)、第二高掺杂n型层(42)均为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电极(8)为长条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层(9)为长条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电极(7)也为长条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层(9)位于衬底(10)和缓冲层(6)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层(9)为圆形。
9、一种金属半导体场效应发光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衬底(10)上依次生长缓冲层(6)、低掺杂n型层(5)、高掺杂n型层(4)、多量子阱层(3)、p型层(2);
(b)刻蚀衬底(10)和缓冲层(6),形成一个凹槽,凹槽至低掺杂浓度层(5);在所述凹槽内生长SiO2层(9);
(c)在p型层(2)选定漏极区,刻蚀p型层(2)、多量子阱层(3),将漏极区之外的区域刻蚀至高掺杂n型层(4);
(d)在高掺杂n型层(4)的外露区选定源极区,刻蚀源极区之外的外露区至低掺杂n型层(5),将高掺杂n型层(4)隔成第一高掺杂n型层(41)和第二高掺杂n型层(42);
(e)在SiO2层(9)下面形成肖特基接触的栅电极(7);第二高掺杂n型层(42)上形成欧姆接触的源电极(8);在p型层(2)上形成欧姆接触的漏电极(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4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间定位聚集磁性颗粒的装置
- 下一篇:高效电磁螺旋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