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可变整体提升模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9576.5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叶浩文;季万年;顾国荣;杨玮;向小英;苏广洪;袁爱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2 | 分类号: | E04G1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665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可变 整体 提升 模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提升模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整体提升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在国内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领域,提模施工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模板施工系统提升的方式。其中一种提模方式是在结构墙体内埋设型钢柱,利用该钢柱作为提升机的支架,提动整个平台整体提升,考虑到提升重量的限制,一般钢模板是等钢平台提升完成后,再采用葫芦将钢模板逐块提升;另一种方式是在新浇混凝土墙顶上放置门字形支撑架,利用门字形支撑架做支撑提升钢平台,模板仍然是钢平台提升完成后利用葫芦逐块提升;再有一种是利用对拉螺栓将支撑型钢柱拉结在已浇筑混凝土的墙体两侧,多道对拉螺栓沿竖向设置,由于多道螺栓同步受力的差异,从而导致每个支撑点位承载力比较小,因此整个系统的荷载需设置多点来承受。目前上述三种提模方式都是先提升钢支架平台,然后采用葫芦将模板逐块提升,从而导致施工工期消耗大且现场劳动强度较大,拖延了施工工期增加了成本,而且在墙体变截面的位置对模板和吊架进行调整非常困难。
传统提升系统中的主架平台是由钢梁连接形成的网状平台,需要耗费很多钢材,而且重量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步并快速地提升所有模板并根据建筑墙体结构沿纵向变化可调整的低位三支点长行程顶升钢平台可变整体提升模板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低位三支点长行程顶升钢平台可变整体提升模板系统,设置于所施工的建筑结构墙体的顶部,包括平台主架,挂设于所述平台主架的挂架分系统,挂设于所述平台主架的模板分系统,至少三个支撑于所述建筑的墙体并支撑所述平台主架的支撑分系统,设置于所述支撑分系统中推动所述平台主架、所述挂架分系统以及所述模板分系统同步上升并调节所述平台主架平衡的动力及控制分系统;所述模板分系统还包括多个固定于主架平台下侧并沿远离所述墙体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导轨梁、可沿该导轨梁滑动的第一导轮、与该第一导轮铰接的第一导轮座、连接该第一导轮座与模板的吊杆;所述挂架分系统包括多个固定于主架平台下侧并沿远离所述墙体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导轨梁、可沿该导轨梁滑动的第二导轮、与该第二导轮铰接的第二导轮座、连接该第二导轮座与挂架的立杆;横杆与立杆安装的位置具有长圆孔,立杆在此长圆孔中的安装位置可以调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低位三支点长行程顶升钢平台可变整体提升模板系统包括三至五个所述支撑分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平台主架是由多个桁架固定连接形成的立体平台,所述桁架的上弦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桁架的下弦位于同一平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动力及控制分系统包括液压缸,该液压缸具有三百吨的顶升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液压缸的最大行程大于一个工艺层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分系统包括支撑柱以及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的支撑横梁,该支撑横梁支撑于所述墙体的预留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分系统的上支撑横梁与平台主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工艺层高度的两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挂架分系统的局部成组的多个立杆可以沿彼此平行的导轨梁整体滑动使各个立杆滑动的距离一致,所述挂架分系统的局部成组的多个立杆可以沿导轨梁滑动不同的距离使得直线型分布的多个立杆形成折线型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低位三支点长行程顶升钢平台可变整体提升模板系统中的动力及控制分系统包括三个具有三百吨的顶升力的液压缸,大马力的液压缸动力使得该多功能可变整体提升模板系统可以带动整个模板分系统同步提升,而且该多功能可变整体提升模板系统中的平台主架是由若干个桁架固定连接形成的立体平台结构,在保证足够的结构刚度前提下大大减轻了系统的整体重量,可以节省顶升力,使得整个模板分系统的整体同步提升得以实现并且更加稳定、快速,避免采用葫芦逐块提升模板,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并提升施工速度。
另外,模板分系统以及挂架分系统均挂设于主架平台下的导轨梁上并可以沿着导轨梁作局部滑动调整,使得建筑墙体结构沿纵向发生变化时,只需要滑动挂架和模板就可以做相应的调整,操作简单并极大的降低了高空改装系统的作业量,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使得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再者,本发明低位三支点长行程顶升钢平台可变整体提升模板系统中,主架平台与上支撑横梁之间多预留一个工艺层高度的空间,便于在等待混凝土凝固时可以进行上一个工艺层的钢筋绑扎,减少了施工过程的技术间歇时间,缩短了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5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带扣头、鞋舌扣柄及鞋带系紧装置
- 下一篇:智能近视镜